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海南頻道>>海南新聞

國家文物局:南海沉船調查對我國深海考古發展具有裡程碑意義

2023年05月21日19:56 |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三亞5月21日電 (記者李學山)5月21日,國家文物局和海南省政府聯合在三亞舉辦深海考古新聞發布會,宣布正式開啟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古代沉船遺址的考古調查工作。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唐煒在發布會上表示,這次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的考古調查工作,對於我國深海考古的發展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第一,這是中國水下考古工作者首次運用考古學的理論、技術與方法,嚴格按照水下考古工作規程要求,借助深潛科技技術與裝備,對位於水下千米級深度的古代沉船遺址開展系統、科學的考古調查、記錄與研究工作。

第二,我國以往的水下考古工作,主要是在沿海和島礁周邊開展的。這次調查是首次對深海水下文物開展考古工作,考古發現對於研究晚唐五代以來南海海上航線變遷具有重要意義,填補了我國古代南海離岸航行路線的缺環,完善了海上絲綢之路南海段航線的歷史鏈條。

第三,南海西北陸坡兩處沉船,一處船貨以外銷的瓷器為主,一處船貨以從海外輸入的木材為主。兩處沉船年代相近,相距僅十多海裡。這是我國首次在同一海域發現出航和回航的古代船隻,充分証明了這一航線的重要性和當時繁盛的程度,有助於深入研究海上絲綢之路的雙向流動。

第四,本次深海考古首次採用了一系列新技術、新裝備,在探索水下考古發掘技術與裝備研發等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比如對深海沉船設置水下永久測繪基點,並使用長基線定位技術進行位置標定,大大提高了水下考古工作和資料記錄的精度與准確性。再比如綜合使用多種技術手段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考古記錄﹔此外還使用新型柔性機械手、潛載吹沙裝置等多項專用技術裝備,這些對於水下考古技術的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責編:吳佔桂、席秀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