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持續化解不動產歷史遺留“登記難”問題
人民網海口6月15日電 “這下,再也不用擔心影響落戶、入學和貸款了!”經過多年的等和盼,不久前,海口環島家園小區業主杓有榮終於領到讓他心心念念的“房本”,多年“心病”總算了卻。
買房拿証本是喜事,咋就成了“心病”一樁?
“都是開發商‘失蹤’給鬧的。”杓有榮說,他們一家於2016年入住該小區,按照合同約定,原本2018年即可拿到不動產權証書,不料辦証手續才進行了一半,竟再也聯系不上開發商。
沒有“房本”,環島家園小區200多戶業主不僅住不安穩,在辦理孩子入學手續、銀行貸款等事項時也屢屢碰壁。無奈之下,杓有榮隻能牽頭成立業委會,帶領業主們踏上自行辦証的漫漫長路。
面臨類似窘境的,還有位於海口秀英區的藍海瑞園(一期)小區。
2018年,該小區通過工程質量竣工驗收后,業主陸續入住。但因小區內遺留有一處某單位宿舍樓遲遲未拆除,項目規劃核實無法通過,致使不動產權証“難產”。
“這是項目用地出讓后發生的問題。”該小區開發單位相關負責人舒秋源說,項目規劃核實一事一直無法通過,小區700多戶業主著急,他們作為開發單位同樣承受巨大壓力,“我們都想盡快解決此事。”
一邊是“登記責任主體缺失”,一邊是“未通過規劃核實”,盡管出的“岔子”各不相同,兩個小區面臨的結果卻一樣:因不符合現行法律法規要求,致使產權落地成為“老大難”問題。
既然“無策可依”,那有關部門是否關注到該問題,並積極出台政策予以解決?
2021年8月,海南省多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處理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處理意見》),整合登記責任主體缺失、沒有用地手續或用地手續不完善、擅自改變土地用途或增加容積率、未通過規劃核實等導致不動產“登記難”系列問題,並逐條給出解決方式,對症下藥、綜合處理,為市縣政府處理歷史遺留問題指出明確路徑。
如此一來,各市縣在推動問題解決時,頓時有了底。
“譬如環島家園小區的不動產登記,即可由承繼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代為申請,或由市縣政府指定鄉鎮政府、街道辦、居委會、業主委員會、業主代表等,代為申請辦理。”海口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法務科負責人陳清毅介紹,《處理意見》出台后,該市隨即成立工作專班,根據摸排出的問題清單制定了更細致的工作流程、更靈活的解決路徑和更全面的處理方案,“如開辟綠色通道,簡化驗收流程等。”
很快,環島家園小區被納入海口市不動產登記難處理范圍,辦証僵局被打破。今年5月至6月,該小區50戶業主陸續領到“房本”。
就在環島家園小區的不動產登記工作有序推進時,另一邊,藍海瑞園(一期)小區的舊房拆遷的歷史遺留問題也迎來新轉機。
“《處理意見》出台當月,我們便積極推動解決該小區遺留宿舍樓的搬遷問題,指導建設單位有序完成土地性質變更、出讓金繳納等手續。”海口市資規局秀英分局規劃監管科四級主任科員曾振欣介紹,該項目於去年11月完成不動產總証辦理,目前已有超85%的業主領到“房本”。
從環島家園小區到藍海瑞園(一期)小區,從解決一個問題到化解一類難題,如今在海南,一批批不動產歷史遺留問題正分類推進、應化盡化。
“截至目前,全省共摸排出歷史遺留問題導致不動產登記難的項目1269宗,涉及約29.48萬戶,已解決1008宗,涉及戶數約23萬戶,解決比例達79.43%。”省不動產登記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著力“清庫存”的同時,海南省也正積極開展制度創新,推動“交房即交証”試點工作,從源頭打通“証結”,遏制不動產“登記難”問題新發,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李學山、李夢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