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醫學院:下好人才培養“先手棋” 為高質量發展蓄能
機能實驗教學。海南醫學院供圖
人民網海口10月27日電 (記者樊歡迪)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大計。作為海南唯一一所醫學類本碩博一體化的高校,海南醫學院著力構建了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結合本科、研究生、留學生等階段目標,全方位培養熱帶特色醫學人才,為學院高質量發展蓄能。
形態學數字資源教學。海南醫學院供圖
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層衛生人才
“老百姓得病80%以上都是在基層就可以處理的,這一道關口要是做好了,去大醫院的就診負擔就會大大緩解。”作為海南省白沙縣七坊鎮中心衛生院的一名全科醫生,從業多年的潘紅宇對醫生的理解也愈發深刻。
在海南醫學院5年的本科教育中,潘紅宇認真學習全科醫學概論、社區衛生服務管理等課程,之后,又在海口市人民醫院進行了為期3年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參與了臨床科室輪轉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踐培訓,接受到了高水平全科醫生的指導,也讓她更堅定了做老百姓健康“守門人”的初心。
自1994年起,海南醫學院就開啟了多種訂單定向鄉鎮衛生院醫生培養模式。潘紅宇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學校首批農村訂單定向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經過全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后,執業醫師考試通過率100%。”海南醫學院教務處處長李其富表示,學校逐步構建了多部門協調合作、以全科醫學為重點、以定向就業為導向的鄉鎮衛生院醫生培養模式,主要解決海南鄉鎮衛生院醫生“下不去,留不住”等問題。
截至2023年9月,學校共招收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2079人,其中包括9屆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731人、7屆中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255人、2屆臨床醫學專業專科畢業生55人,共計1041名畢業生。
2023屆公共衛生專業碩士畢業合影。海南醫學院供圖
培養以熱帶特色醫學為主的高層次人才
“今年,我們還將繼續申報5個博士點,希望未來5到10年內,實現所有醫學領域一級學科碩博點覆蓋。”海南醫學院研究生處處長張帆告訴記者。
在研究生培養階段,海南醫學院致力培養能扎根海南、服務海南的醫學人才。“我們的目標是培養會看熱帶病的臨床醫生,無論是臨床、公共衛生、基礎醫學等方面的研究,都是緊密圍繞著熱帶地區特色來開展的。”張帆介紹說。
為培養高質量研究生人才,學校通過引進國家級人才作為導師帶動人才培養,王艷麗教授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她帶領團隊,立足科技創新,長期深耕,專注於靶向納米制劑的研發與臨床應用,她自主研發的細胞核靶向納米熒光探針及制劑,利用新方法、新機制在循環腫瘤細胞檢測、胃腸道造影劑等方面開辟了腫瘤診療的新賽道。
目前,學校全日制研究生1761人(包括留學生),其中博士84人,碩士1677人。
國際學生在抗疫期間參與社區衛生服務。海南醫學院供圖
培養有溫度的國際醫學人才
“我是外國人,有著不同的膚色、語言,但不是旁觀者。”疫情期間,海南醫學院一位巴基斯坦籍留學生劉暢加入志願者隊伍,共同抗擊疫情的故事感動了許多人。作為一名醫學生,他用自己學到的醫學知識,為海口防疫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國際學生在海南醫學院國際學生醫學人文教育基地(樂東感城)開展義診。海南醫學院供圖
“作為一個國際學生,尤其是醫學生,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是深深根植在他們的腦海裡的。”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顏時姣表示,“對於醫學生來說,除了專業培養這部分,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點。學校目標是培養有溫度的、有大愛的,知華、友華、理解中國的國際醫學人才。”
學校將國際學生的思想教育融入課程,尤其是漢語課程和實踐教學,將“學校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自2021年以來,持續依托“第二課堂”“瓊州杯”國際學生漢語與才藝大賽和大學生志願者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等平台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國際學生“理解中國”社會實踐教育,增進國際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和當代中國的理解,幫助他們了解真實、全面、立體的中國。
非洲學生在第十一屆“瓊州杯”國際學生漢語與才藝大賽上表演瓊劇。海南醫學院供圖
“學校會組織學生下鄉,下到衛生院,去實地感受中國新農村建設的成果,以及中國醫療衛生改革的實踐情況,從而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當代中國。”顏時姣告訴記者。
學校從2007年起正式開辦國際教育。截至目前,畢業生總數為419人(本科生)(2008-2022),8人(研究生)(2017-2023),本科畢業生國別數為30余個,主要來自“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熱帶地區國家,畢業后多數選擇在醫療衛生、醫學教育或醫藥服務等機構任職。
相關新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