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秀英區:突出“三個找” 讓候鳥黨員暖心“歸巢”有序“融入”

每到秋冬,都會迎來大批來自全國各地的“候鳥”人群到海口休閑度假、康養過冬,其中有不少是黨員。近日,海口市秀英區針對“候鳥”黨員流動頻繁的特點,精准分類施策,採取“三個找”措施,推動黨組織與“候鳥”黨員“雙向奔赴”,有效引導“候鳥”黨員主動亮身份、找組織、受教育。
街道工作人員到小區張貼“一封信”
屬地覆蓋全面。為了讓“候鳥”黨員找到組織,秀英區依托“秀英黨建”微信公眾號,發布《致秀英區候鳥黨員的一封信》,引導“候鳥”黨員線上主動與組織聯系對接。組織各社區線下張貼“一封信”海報,及時收集“候鳥”黨員信息,並覆蓋到“三港一站”、施茶村石斛園等“候鳥”黨員流動頻繁的區域和景點,擴大收集范圍。各鎮(街道)按照線上線下報到情況,按照“一村(社區)一表、一鎮(街)一冊”建立動態聯系台賬,對“候鳥”黨員實行定期聯系、動態管理,同時,將全區114個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驛站)、人才工作站(服務驛站)等陣地設置成流動黨員報到處,引導“候鳥”黨員就近報到。如,在保利中心海岸等“候鳥”人群流量大、游客聚集的地段建設全市首家街區黨群驛站(保利中央海岸黨群驛站),就地引導5名“候鳥”黨員現場登記報到。截至11月24日,共有64名“候鳥”黨員主動報到,其中,在線上報到25名,在線下報到39名。
海秀街道到海口港客運站等人流大的區域粘貼“一封信”
網格包片常態。針對“候鳥”黨員居住分散、流動頻繁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揮村(社區)、小區黨支部作用,全面推行“三長三員”分片排查工作機制(即網格長、樓棟長、志願服務隊長、網格員、小區黨建指導員、社區工作人員),依托網格化管理,結合日常走訪,開展敲門入戶、物業聯排、小區摸底等活動,全面排查主城區411個網格內的“候鳥”黨員,構建全域排查“一張網”。如,海秀街道組織轄區內102個網格(小區)黨組織,採取“每周一摸排,每月一走訪”方式動態摸排轄區“候鳥”人群較集中的70余個小區,及時摸排“候鳥”黨員35人,做到“進出”“去向”心中有數。同時,結合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把“候鳥”黨員就近納入到社區黨組織集中教育管理,確保讓每一名“候鳥”黨員都離家不離黨、流動不流失。
海秀街道干部到候鳥人群常去的體育場等區域發放“一封信”
“三圈”相互延伸。採取“黨員找老鄉”“熟人拉家常”的方式,通過“朋友圈”,就地發動“候鳥”黨員引導鄰居、同事、老鄉中的黨員主動向黨組織報到。在“候鳥”群體相對集中的“居住圈”,建設流動黨員報到點,以“點對點”上門登記、電話聯系等方式,提醒前來小區物業中心咨詢繳費的“候鳥”黨員掃碼報到。如,大華社區通過錦繡海岸黨群驛站,就地引導6名“候鳥”黨員報到。以豐富拓展“生活圈”為抓手,發揮黨群服務中心、人才工作站的陣地服務作用,開展適合“候鳥”黨員參與的文娛活動和志願服務活動,滿足“候鳥”黨員的精神文化生活,帶動更多“候鳥”黨員主動報到。如,天海社區“候鳥”人才工作站從在冊400多名“候鳥”人才中找出26名“候鳥”黨員,並按黨員的專長設置醫療、教育等專業化黨小組,組建志願服務隊,開展了多場科普講課、應急救護、書畫沙龍、垃圾分類宣傳等社區活動,吸引更多“候鳥”黨員前來報到並參與。(圖文:秀英區委組織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