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修《四庫全書》的清代名人吳典給海南留下了什麼?專家這樣說
人民網海口1月21日電 (記者李學山)1月20日,由海口市家和文化研究會、海口市瓊山區旅文局等多家單位聯合舉辦的“記得住歷史,看得見鄉愁”大型公益系列活動“瓊州文化大講堂”第42場講座——“姓氏溯源:從吳泰伯到吳典”分享會,在海口市瓊山區文化館舉行。南京大學文學博士、海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教研室主任吳春秋,系統講授參修《四庫全書》的海南清代名人吳典為國為民充滿正能量的一生,和其他海南吳氏鄉賢的故事,以及他們所展現的姓氏文化和鄉賢文化,以歷史敘事,展現地方豐厚的歷史文化,傳遞文化自信。
在兩個多小時的講座中,吳春秋以李白的“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為引言,從姓氏文化的“內”與“外”,闡述“姓”與“德”在歷史敘事中的關聯﹔再以歷史敘事的“大傳統”與“小傳統”,從吳泰伯的“三讓”之“至德”,到吳季札的遜讓,到吳賢秀的“三在精神”,引出族譜修纂是從“小傳統”向“大傳統”歸攏、融匯的重要橋梁的觀點。
吳春秋重點講述了吳典為國、為民兩方面所做的壯舉,以及參與編修《四庫全書》等在我國文化事業上所做出的貢獻。在提到吳典家族事跡的道德蘊涵時,吳春秋用吳典的一生對吳氏“至德”精神進行了多元闡釋。
吳春秋表示,吳典既是吳氏的先賢,亦是海南的歷史文化名人﹔吳典所代表的文化意義,不僅是歷史的、吳氏的,更是當代的、海南的,“吳典能進入四庫館任編修,能夠與翁方綱等學界巨擘交往,絕非偶然。在吳典的身上,是吳氏文化累世積澱的、優秀的道德價值的力量,吳典的人格與吳氏文化相得益彰,‘至德’精神鑄造了吳典,吳典也詮釋著‘至德’精神!”
本次“瓊州文化大講堂”活動由海南省作協副主席、海南省蘇學研究會瓊台文化研究專委會會長彭桐主持。海口市作協顧問韓芍夷、葉海聲、秘書長周麗虹、副秘書長王雲,海口市瓊山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周選軍等詩人作家、藝術家和歷史文化愛好者近百人參加了活動並與主講人進行了互動交流。
海口市家和文化研究會會長肖冰表示,姓氏文化是文化自信的一種,今年“瓊州文化大講堂”將繼續挖掘海南歷史文化名人的家風家訓,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為海南自貿港的建設夯實鄉土文化基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