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海南頻道>>海南新聞

“新生活·新風尚·新年畫”美術作品海南巡展

紙上年味新乾坤

記者 習霽鴻
2024年02月19日09:03 | 來源:海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紙上年味新乾坤

《騰飛中國龍》。李偉(河北)

《春回大地,豐收滿園》。陳一墨

《幸福的童年》。 甘勛優 甘繼堅 肖福初 (江西)

《家園——山村新韻》。 陳玉剛(山東)

《迎新魚燈會》。朱喜(上海)

《龍騰盛世》。曹秀英(吉林)

《直播點亮新生活》。 曹江萍(江蘇)

《秋分蟹兒肥》。 陳知保(山東)

《科學養魚·共創富裕》。 陳秀梅(浙江)

  過年,是人們關於家鄉和團圓最滾燙的記憶。和必不可少的對聯一樣,年畫同樣也是以紙筆做文章。一筆一畫,畫的是對來年的美好願景,描的是中國春節的濃濃年味兒。

  2月5日,2024年“新生活·新風尚·新年畫”——我們的小康生活美術作品海南巡展在海南省圖書館開幕,100幅新年畫作品來自天南海北,共慶傳統佳節。

  100幅年畫喜迎春節

  往左邊看,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往右邊看,鑼鼓喧天,爆竹聲聲……

  在展覽現場,100幅年畫作品個個熱鬧喜慶,但內容豐富,各有側重。

  譬如《幸福的童年》整體以半圓形構圖,顏色艷麗質朴,用粗獷的線條,勾勒出一群活潑可愛的孩童玩耍的歡樂場景。人物表情天真可愛,動靜結合得當,規整的半圓圖形中透露出孩童的無拘無束、無憂無慮。

  而《九龍獻瑞》以中國人的精神圖騰——龍為重點,以九龍聚於一龍,融合豐富的中國傳統吉祥圖案。龍首兩側,翻滾的海水江崖紋、花瓶中盛開的牡丹以及傳遞福氣的蝙蝠與祥雲環繞,傳達了富貴平安、流雲百福的美好祝願。

  除了傳統的年畫內容外,本次展品也有許多年輕化的呈現。例如在展品《有求必應》中,戴著川式臉譜的旗手正騎著摩托車送外賣,左右兩側畫滿了各類用品,上下各書“有求必應”和“五星好評”。《騰飛中國龍》中,高鐵、火箭、宇航員都圍在巨龍周圍。

  “此次的參展作品是從全國約5000件投稿中評選而來。表現形式涵蓋了丙烯、水彩、水粉、版畫,甚至還有動漫,內容上又照應了當下時代發展,這也是本次年畫展和以往不同的一點。”省美協副主席兼秘書長王銳介紹。

  海南省南方美術研究院黨支部書記林文生也注意到了這一變化。藍色基調的展品《家園——山村新韻》尤其令他印象深刻,“以前的年畫都是紅色的,寓意紅紅火火。這種藍色基調的作品很符合一部分年輕人的審美,也折射出年畫的與時俱進。”

  觀賞了全部作品,海南省群眾藝術館文化活動部副主任王娟從中感受到了全國各地年畫不同的內容和藝術表現形式。“這說明年畫從技術上和思想性上都達到了新高度。”她說。

  記者注意到,展覽現場,主辦方還向觀眾贈送了年畫的藝術衍生品,例如挂歷、明信片等。除此之外,展廳走廊裡也擺了一些畫架、畫板,供群眾創作臨摹自己的年畫。

  “我們想通過這樣的方式營造濃濃的過年氛圍,讓中國傳統文化進一步深入到老百姓當中,讓更多人喜歡年畫。”王銳說。

  畫雞畫虎畫時代

  年畫歷史悠久。“門神門神騎紅馬,貼在門上守住家﹔門神門神扛大刀,小鬼小鬼進不來……”這首民謠中所說的“門神”指的就是年畫。我們也可以從這首流傳已久的歌謠看出,作為中國人迎接春節的一項重要儀式,古時張貼年畫原本是用於祈福避邪。

  資料記載,年畫最早起源於漢代。歲末年節,人們懷著最朴素的祈福驅邪的願望,家家戶戶“畫雞於戶,畫虎於門”。

  為什麼獨獨是雞和虎?其中也有講究。

  因為那時候人們還生活在農村田園,蜈蚣、蠍子這些有毒的昆虫並不少見,公雞則是它們的天敵。再加上“雞”和“吉”諧音,寓意美好,因此人們都樂於把大公雞印在年畫裡,以期驅邪引福。而老虎是百獸之王,人們相信,有老虎坐鎮,可以鎮宅辟邪。

  其實,即便是現在,雞和虎依然是年畫裡的“常客”。展品《扭春歌》裡,就有2隻雄赳赳氣昂昂的大公雞立於畫面左下角,且所佔篇幅不小。

  時至今日,年畫已經從祈福辟邪的用意發展為中國人心中的年味,其內容也早已不局限於雞、虎、門神等,八仙過海、花鳥魚虫、風土人情、城市發展,都是年畫的重要題材。

  海南年畫“漁”為主

  年畫蓬勃發展,天津楊柳青、江蘇蘇州桃花塢是其中翹楚,除此之外,河北武強、山東濰坊、四川綿竹、廣東佛山的年畫也廣為人知……各地年畫放在一起對比,尤其是像年畫展這樣的集中展示活動中,就可以細細咂吧出各地的不同風格,北方粗獷豪邁,南方細膩清雅,筆觸各異,展現出的鄉土人情也各有其特點。

  王銳介紹,實際上海南本地也有年畫,而且內容頗具本地特色,海洋、漁民、漁獲等都是海南年畫的主要內容。但相較於其他省份來說,海南的年畫畫家隊伍還不夠壯大,沒有形成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那樣的規模。

  也正是因為如此,王銳希望通過一年一度的年畫作品展,展覽現場舉辦培訓,讓少年兒童參與到年畫創作裡面來,為海南培養出更多年畫作者。

(本版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責編:劉楊、潘惠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