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海南頻道>>海南新聞

海南瓊中

生態興 百姓富

趙 鵬 毛亞晶
2024年02月27日08:3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生態興 百姓富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4年02月27日 第 08 版)

海南農墾母山咖啡基地。瓊中縣委宣傳部供圖

瓊中綠橙豐收季,農民樂開懷。瓊中縣委宣傳部供圖

  海南,不隻有海鮮,還有雨林食物。無論是山蘭稻、綠橙,還是大葉茶、咖啡等雨林物產,在海南瓊中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瓊中好味。

  近年來,地處海南島中部山區的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將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吸納、鼓勵和引導群眾參與生態項目建設,大力發展特色生態農產品,打造“瓊中好味”農產品品牌,將生態優勢轉換為產業優勢,讓群眾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

  新春之際,筆者走入瓊中,感受生態文明建設給這裡帶來的變化。

  為“生態稻”建好“產業鏈”

  “現在種出來的山蘭稻,不愁賣,所以要多種點。”在瓊中縣上安鄉南萬村,村民們正在翻新土地、重拾撂荒地,為開春種植山蘭稻做好准備。

  作為“瓊中好味”的特色產品之一,山蘭稻抗病耐旱、品質獨特、生態屬性極佳。但此前由於抽穗期鳥害重、產量低,當地人一度放棄種山蘭稻,種植面積隨之下降。

  “不是不願種,而是不敢種。”2022年,南萬村駐村第一書記陳林川看在眼裡,急在心頭。

  南萬村開始合力解決難題。經過不斷嘗試,南萬村摸索出一套給“生態稻”裝上現代化“產業鏈”的方案——先是聯合村“兩委”,為村民找到了效果好、價格實惠的防鳥網﹔然后又與海南山欄酒庄公司按照“公司+村委會+基地”的模式,整合撂荒地,打造山蘭稻示范景觀區300余畝,既引入了發展資金,又穩定了銷售市場,還建起了旅游景觀區。如此一來,一稻“三吃”,大大提高了當地人復耕種植山蘭稻的積極性。

  當然,穩定這條產業鏈,一個重要的環節是由稻向酒的轉化。

  為此,一方面,瓊中縣政府邀請中國農業大學和海南大學選派研究生常駐瓊中,協助開展山蘭稻性狀研究等科研項目攻關,建立海南省首個山蘭稻社區種子庫,從源頭把控品質﹔另一方面,海南山欄酒庄公司也形成了標准化的37道工序、口感統一的品控體系,並迅速得到了市場認可。“我們現在愁的不是賣產品,而是提升產能和開發新品。”海南山欄酒庄公司負責人曾凡華說。

  近年來,海南山欄酒庄公司的營業額不斷實現新突破,動力充沛的價值“驅動器”帶動瓊中山蘭稻生態產業鏈條高速運轉。截至目前,海南山欄酒庄公司在瓊中的山蘭稻種植規模已達5000多畝,帶動680多戶農戶增收。2023年瓊中縣各鄉鎮種植山蘭稻面積合計5543.36畝,以山蘭稻全產業發展帶動農民致富走上“快車道”。

  用科技增值生態產業

  在黎母山腳下,一株株綠橙、咖啡、人參果樹長勢喜人。這片以“咖香橙韻”命名的鄉村振興項目,正孕育著產業致富的新希望。山蘭酒的成功,為瓊中縣打開了一個全新思路:綠色轉型發展離不開科技賦能增值。

  2023年7月,瓊中縣爭取各類支持資金共2億元。以此為基礎,瓊中縣按照“企業+村集體+農戶”模式,尤其是結合科技賦能的理念,在黎母山鎮打造起“咖香橙韻”項目。

  “以黎母山鎮新進、握岱片區萬畝柑橘產業園為核心,建成產學研一體化熱帶柑橘產業體系﹔將黎母山國家森林公園做成旅游觀光帶﹔再以多個熱帶高效林下經濟、美麗家園等項目,帶動黎母山鎮12個村委會、96個自然村經濟發展——我們多措並舉,為全面打造革命老區鄉村全面振興示范區奠定了基礎。”瓊中縣黎母山鎮黨委書記林聲河表示。

  在黎母山鎮新進農場握岱村片區,海南翔爾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的生態果園內,綠橙、臍橙、葡萄柚……果樹種類繁多、葉繁枝茂,工人們正在熱火朝天地忙碌著。

  翔爾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有華說,公司能這麼快取得收益,離不開一項“變廢為寶”的技術——公司定期收集全鎮水稻收割后剩余的秸稈,通過自己研發的技術加工處理轉化為有機肥再利用。這項技術既增加了土壤的養分,又解決了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的難題。

  “在這裡上班已經半年了,學了很多新技術。”翔爾綠橙園員工王幫偉說,“基地離家很近,照顧家人很方便,一個月能掙兩三千塊錢,而且年底還有分紅,我很喜歡這份工作。”

  據統計,目前這片生態果園內,柑橘種植已超過4萬畝,季節用工超過200人。按照“村集體經濟+公司”的發展模式,由公司按每年固定的比例進行分紅,這樣既解決了附近村民就業,還同步壯大了村集體經濟。

  讓好生態創造高價值

  好生態帶來“高顏值”,能不能再創造出“高價值”呢?走進瓊中海南農墾母山咖啡有限公司,“零碳咖啡”宣傳板與櫥櫃上擺放的 “碳中和”証書格外顯眼。

  何為“零碳咖啡”呢?價值又幾何呢?

  “從樹木種植到果實採摘,我們全流程不使用農藥化肥和農用機械,並採用人工挑豆、光伏發電烘焙及可生物降解封裝材料等綠色生產模式,有效降低農產品在生產、包裝、物流、消費等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實現‘從種子到杯子’全產業鏈的無碳化。”海南農墾熱作產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豫介紹。

  一手“零碳”產品、一手“碳中和”証書,更讓李豫驕傲的是,他們當初的超前思維如今成了地方政府眼中的“寶貝疙瘩”——母山咖啡的發展思路得到了瓊中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並將其作為重點項目加以保障——拓寬廠區道路,完善基礎設施,提供宣傳平台,創造有利環境。企業也積極對生產線進行整體改造、邀請專業機構進行指標測算等。

  2021年,北京綠色交易所正式為母山咖啡頒發“碳中和”証書,“母山咖啡”成為中國第一款實現碳中和的咖啡。

  憑著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品牌理念,“零碳咖啡”一經推出就獲得市場廣泛認可。自2021年8月30日首家直營館在海南海口開業以來,短短2年多時間,母山咖啡已經開了30余家線下門店。2023年,母山咖啡有限公司的銷售額突破1億元。

  瓊中縣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母山咖啡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對我們瓊中低碳農業的發展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如今也成為海南本土品牌一張亮眼的‘綠色名片’!”

(責編:劉楊、潘惠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