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海南頻道>>海南新聞

從“旁聽生”到“大國工匠” 海南這個“80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很能打

2024年05月01日10:07 |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海口5月1日電  近日,隨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名單的公布,來自中海化學富島公司海油建滔(以下簡稱“海油建滔”)的技術骨干鐘國強再次成為身邊工友眼中那顆“最亮的星星”。

鐘國強在頒獎現場。中海化學富島公司供圖

鐘國強在頒獎現場。中海化學富島公司供圖

“雖然看上去斯斯文文,骨子裡卻透著一種跟困難較真、不把問題琢磨透徹決不罷休的韌勁。”熟悉鐘國強的人總是這樣評價他。

或許正是因為這股韌勁,這個“80后”的年輕人,從畢業后來到位於海南省東方市的海油建滔工作開始,就扎根在一線,一干就是17年。並憑著一股子“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拼勁,攻克技術難題100多項,硬是從一個班組“旁聽生”成長為了一名特別能打的“大國工匠”。

鐘國強。

鐘國強。受訪者供圖

喜歡坐“冷板凳”的 “旁聽生”成了“尖子生”

俗話說“千錘百煉始成鋼”,一名能擔重任的工匠,往往要經歷漫長的成長期。鐘國強至今還記得,剛進入公司時,他被分配到大家公認為“最難懂、最難學、最難操作”的壓縮崗位。

為了盡快掌握操作技能,鐘國強天天“泡”在車間裡,細細琢磨裝置的每一個操作環節。班內學習的時間不夠,他就利用輪休時間到其他班組“旁聽”,認真地把一點一滴生產細節記在本子上。不到半年的時間,就滿滿當當地寫了十多本筆記。日復一日、持之以恆地自我加壓讓他從一個“小白”成長為壓縮崗位的“頂梁柱”,而他“旁聽生”的名號也就此落了下來。

但鐘國強並不滿足於此,“在我們這個行業,許多人在一個崗位上一待就是一輩子,我就喜歡坐‘冷板凳’”。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為了掌握更多技能,鐘國強也漸漸變成了“痴人”,自己手裡的活干完了,一有時間就去其他崗位“旁聽”,聽多了,感覺自己掌握得差不多了,他就主動提出“讓我試一下”,“旁聽生”就這樣逐漸成了班裡的“尖子生”。

鐘國強在工作中。受訪者供圖

鐘國強在工作中。受訪者供圖

2012年的一天,鐘國強正在值夜班,工廠主控室裡的燈突然開始不停閃爍,一連串的警報聲響起。這一突發情況,讓大家慌了神。工作人員排查發現是6KV的供電線路出故障了。這意味著由6KV電機驅動的儀表空氣將被迫停機並觸發裝置停車聯鎖。

“鐘班長,直接把裝置停了吧?”班組人員問鐘國強。

一般情況下,一旦發生斷電,常規的處理方法是按程序停下裝置,然而也有例外。

“現場人員保住儀表空氣壓力,主控立刻減負荷,穩住蒸汽壓力。”鐘國強定了定神,認真查看了系統上的各項指標和其余裝置的運行情況,果斷下達了命令。多年的經驗告訴鐘國強,短時間內可以穩住裝置,然而這個操作就好比讓一輛高速行駛的動車在幾秒鐘之內停下來,還不能讓任何乘客受傷或有明顯不適,難度可想而知,而操作不當帶來的后果也無法想象。

眼看著蒸汽壓力一點點地在下降,幾乎接近停車要求的極限。鐘國強一邊調整著系統參數,一邊手放在緊急停車按鈕的台子上,時刻准備著停下裝置。

十分鐘,二十分鐘,半個小時,電來了! 裝置不用停了!在鐘國強和班組人員的密切配合下,他們成功開創了公司停電不停裝置的先河,為企業節省費用近300萬元。

17年裡,鐘國強帶領班組員工處理組份波動138次,緊急減負荷40次,避免了12次裝置停車,每次都是在分秒必爭的情況下成功化險為夷,挽回經濟損失5000多萬元。他還總結出21項應急處理“三板斧”操作方法,成為提升公司員工應急處理能力的制勝“法寶”。

2021年2月24日,鐘國強所在的甲醇一期裝置實現674天長周期運行,創造了全國以天然氣為原料的甲醇裝置長周期運行新紀錄。

苟衛瑋攝

鐘國強在工作中。苟衛瑋攝

愛“啃硬骨頭” 的“大國工匠”很能打

“我是一名技術人員,一線有什麼技術難題,我就研究什麼。”鐘國強經常和工友說,有問題就一定會有解決問題的辦法,而創新是尋找最優辦法的關鍵。

2018年底,海油建滔引進的變壓吸附提氫裝置在運行過程中總是出現氫氣流量大幅波動、吸附罐頻繁切除的問題,一直達不到最優運行狀態,且影響到了裝置的穩定運行。

“氫氣回收系統是從國外引進的設備,它是個黑匣子,我們看不到裡面的構造。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波動,當時隻有老外能解決。”鐘國強回憶說,他們嘗試與國外技術人員聯系,但對方提出要支付昂貴的調試費用,且不保証一定能修好。

“我們難道真的不能碰這些洋設備嗎?國外能做的,我們就不行嗎?我偏偏不信這個邪!”鐘國強暗中較起了勁,選擇主動出擊啃下這塊硬骨頭。

那些天,一盞枯燈一刻刀,一把標尺一把銼,構成了鐘國強的全部世界,單單他畫過的圖紙就堆成了一片“小山”,記錄的數據密密麻麻讓人一眼望不到邊……經多方論証、反復研討,鐘國強通過調整優化設備系數,不僅解決了這項難題,還讓產品氫氣流量增加,為公司創造了120萬元的經濟效益。

難題攻克后,鐘國強長舒了一口氣說,“我既然叫國強,我就是要讓國家變強,外國人能做到,我們也一樣能!”

17年來,鐘國強總結出壓縮機表冷器在線清洗等優秀操作法20余項,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創新成果獲得2項公司科技進步獎,2項技術革新獎,19項職工創新創效獎,8項成果獲省部級以上榮譽。同時,他先后將20余項技術創新成果進行轉化運用,在行業期刊發表論文10篇。

此外,作為集團公司化工工藝工作室甲醇組負責人,鐘國強帶領技能優化小組,制定37項操作優化,推動開展降本增效78項,申報國家實用新型專利8項,共創造經濟效益375.7萬元。讓工作室真正成為創新的“孵化器”,推廣的“助推器”,產生了良好帶動效應。正是他廢寢忘食、盡心竭力的付出和為國爭氣、敢於斗爭的決心,讓臻於至善、出類拔萃的“工匠精神”有了“家國底色”。

苟衛瑋攝

鐘國強在工作中。苟衛瑋攝

“全國冠軍”變身“領路人”再攀高峰

厚積薄發,破繭成蝶。得益於中海化學富島公司技能人才培養平台和機制,鐘國強在2019年第十一屆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化工總控工比賽中,以全國第一名的成績取得個人賽金獎,這也是他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

這些年,鐘國強還先后獲得過“全國技術能手”“全國能源化學地質系統‘大國工匠’”“海南省五一勞動獎章”“海南省有突出貢獻技師”“海油工匠”“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2022年被認定為“海南省高層次D類人才”。

“一個人成才,不算成功,帶著大家共同進步,掌握更多先進技術,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才是成績。”載譽歸來的鐘國強沒有絲毫傲嬌,而是繼續沉下身子,奮戰在一線。

“傳承”永遠是我們這個民族為之立命的根基所在,“出新”永遠是我們這個國家煥發勃勃生機的動力之所求。作為曾經的登山者,鐘國強化身成為攀登路上的領路人,不管在哪個崗位,他都一直傳承中國海油“傳幫帶”優良傳統,始終堅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為徒弟做出好榜樣。技術上,他和徒弟們分享經驗,有求必應,時常帶領徒弟深入現場講解工藝流程,用自己掌握的理論知識,解釋工藝原理、分析產品質量控制和易發事故的處理方法。他還根據每個人的技術特點和自身條件,制定了詳細的技能提升方案,以應急處理三板斧和優秀操作法為切入點,培養出技師19人,高級技師7人。

2021年,鐘國強以指導教練的身份登上講台,為參加技能大賽的選手提供輔導。作為全國石油化工行業技能大賽教練,他為中國海油先后培養出2名金獎、12名銀獎、2名銅獎選手,其中2人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稱號,12人獲得省部級以上“技術能手”稱號。

苟衛瑋攝

鐘國強在工作中。苟衛瑋攝

“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心心在一職,其職必舉”。海油建滔有關負責人說,弘揚工匠精神,是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中國創造的現實需要,沒有勞模群體,難育大國工匠﹔沒有大國工匠,難有大國重器。正是因為有像鐘國強這樣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勞動者,他們用“擇一事終一生”的執著專注,“干一行專一行”的精益求精,以“千萬錘成一器”的卓越追求擦亮了愛崗敬業、勞動光榮的價值本色,展現了創新引領、追求卓越的時代精神:“有了更多這樣的 ‘國強’,我們的國家就會更加強盛!”(李學山 苟衛瑋)

(責編:劉楊、席秀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