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海南頻道>>海南新聞

國家公園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人與自然)

2024年05月03日08:1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03日   第 06 版)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03日 第 06 版)

 位於四川省雅安市滎經縣龍蒼溝的大熊貓國家公園南入口社區。 郝立藝攝

位於四川省雅安市滎經縣龍蒼溝的大熊貓國家公園南入口社區。 郝立藝攝

在福建省武夷山佛國岩的一處生態茶園,茶農正在勞作。 陳 穎攝

在福建省武夷山佛國岩的一處生態茶園,茶農正在勞作。 陳 穎攝

位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核心區的昌江黎族自治縣王下鄉洪水村,青山連綿,綠意盎然。 王程龍攝

位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核心區的昌江黎族自治縣王下鄉洪水村,青山連綿,綠意盎然。 王程龍攝

編者按:設立國家公園、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也是我國推進自然生態保護、建設美麗中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一項重要舉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建設”。

國家公園是我國自然生態系統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產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部分,是中華大地的瑰寶。近年來,我國第一批國家公園正式設立,同時布局全世界最大的國家公園體系,在全國遴選出49個國家公園候選區,涉及700多個現有自然保護地。到2035年,中國將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國家公園體系。當前,我國國家公園體系建設取得哪些新進展?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取得了哪些新成效?請看本版報道。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綠色發展 林下生金

本報記者 曹文軒

菌菇大棚內,一顆顆紅托竹蓀長勢喜人。“沒想到,山林裡看不見、摸不著的水源涵養、固碳釋氧功能,也能精准估價。”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白沙立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林覺楓說,種植眼前的這百余畝食用菌,靠的是海南省首筆“GEP貸”的支持。

“GEP貸”是什麼?“如果把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比作衡量生態價值的標尺,‘GEP貸’則是深化生態價值實現創新推出的綠色金融產品。”海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陳宗鑄說。近日,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2022年度GEP核算結果公布,2080.4億元的數值較上年度增加超12億元。目前,海南省已連續4年完成國家公園GEP核算。

白沙立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食藥用菌復合種植基地位於白沙縣青鬆鄉,地處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霸王嶺片區核心保護區。在橡膠林下輪替種植虎奶菇、赤靈芝、紅托竹蓀等食藥用菌,幾年下來,公司發展出上千畝的種植面積,帶動周邊村民就業增收。

去年8月,林覺楓遇到了難事:“資金周轉一時吃緊,需要向銀行融資,但傳統抵押物不夠。”當地政府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向他介紹了“GEP貸”。林覺楓向海南白沙農村商業銀行遞交申請的第二天,海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的專家和銀行工作人員就趕來實地勘察。經核算,項目中的300畝土地具有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固碳釋氧及氣候調節等生態系統服務價值。“不到一周,公司就拿到了50萬元貸款,可再擴種百余畝紅托竹蓀。”林覺楓說。

追青逐綠,林下生金。如今,林下經濟已經成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綠色發展的一道亮麗風景。

走進毗鄰白沙縣城的牙叉鎮新高峰村,一座座黎族風韻的小樓映入眼帘。廣場上,村民們圍坐在一起拉家常,遠處的橡膠林下,連片的虎奶菇悄然生長。2020年,以修復熱帶雨林生態為目的,位於鸚哥嶺腹地的高峰村118戶村民搬出大山,住進嶄新的聯排民居。按照人均10畝的標准,縣裡在村居新址附近為村民補償共計約5000畝可開割的橡膠林。

為了找到發展的新路,讓搬出雨林的村民更有獲得感,白沙縣農業農村局找來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專家團隊對自然條件進行評估,制定了特色食藥用菌發展路線。2022年,村裡開始和白沙立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探索出“政府+企業+科技+村集體”的發展模式,食藥用菌產業規模已達上百畝。“去年我家開辟15畝橡膠林地種植虎奶菇,賺了9萬多元。”新高峰村村民符國華說。

“生態飯碗‘端得牢’,現在,村人均年純收入從過去的幾千元增加到2.4萬元。”新高峰村黨支部書記符志明說。

近年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積極探索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的有效途徑。昌江黎族自治縣王下鄉編制實施《王下鄉生態旅游發展規劃》,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的同時,鄉轄區內森林覆蓋率提高至98.5%。環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正在加緊建設,將串聯昌江、白沙、儋州等9個市縣,暢通居民出行,助力地方發展。

日前,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4項專項規劃通過評審,涵蓋生態保護修復、交通基礎設施、生態旅游、自然教育等方面。“森林是水庫、糧庫、錢庫,更是碳庫。我們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促進生態保護與社區發展共贏。”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

大熊貓國家公園——

全民參與 共建共享

本報記者 宋豪新

時下的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完備的山地生態系統、差異顯著的地理海拔梯度和特殊的地形地貌、氣候等生態環境因素,使得大熊貓國家公園阿壩片區成為野生動植物的天然庇護所,也是我國大熊貓主要的分布區和重要棲息地之一。第四次全國大熊貓調查顯示,阿壩州境內劃入大熊貓國家公園范圍的野生大熊貓有330隻,約佔全國野生大熊貓數量的17.7%。

資源稟賦好,更需要提升國家公園現代化管理水平,推進高水平保護。

“全民參與、共建共享”,近年來,阿壩州引導大熊貓國家公園阿壩片區居民參與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建設和保護,在鬆潘縣和茂縣社區實施自然教育與生態體驗基地建設。

在黃河入川口,阿壩州阿壩縣求吉瑪鄉夏坤瑪村的巡河員熱熱每周都要進行兩次巡河。除了河道的日常管理和養護,垃圾清理也是他的工作內容之一。每次全覆蓋巡查完所管護的區域,需要將近10個小時。

為參與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資源監測巡護保護工作,持續推進資源管護和人為活動監測,阿壩州試點設置生態管護公益性崗位,聘請園區及周邊居民819人。

“我們正在構建‘空天地一體化’的智能巡護體系,健全保護區生態監測網絡,加大實施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性保護等生態項目,全面提升大熊貓棲息地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生態服務功能。”阿壩州九寨溝縣副縣長班永國介紹,當地通過健全生態監測保護網絡、加快保護地產業轉型,不斷完善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建設。

截至目前,大熊貓國家公園阿壩片區恢復植被1.63萬畝,保育生境2.03萬畝,打造竹產業基地1.01萬畝。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進一步拓寬,為周邊地區鄉村振興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曾經,這裡的村民們大多依靠傳統種植業為生。如今,他們多了一個身份——大熊貓棲息地的守護者。“生態是我們的優勢,更是我們的財富。大伙不耽誤種地,還多了一份收入。”阿壩州九寨溝縣甲勿村黨支部書記劉平安說。

“今天要巡護的是黃土梁大熊貓走廊帶。”每隔一兩天,甲勿村村民楊長清早早就要出門,打開手機網格化巡護APP,根據上面標識的線路開始巡護。春季是森林防火的重點期,巡護工作的頻率也更高。在每個標注的點位上,他都要記錄在巡護過程中發現的野生動物的生活痕跡,以及野生植物的保護情況,保留相關影像資料並上傳。

“大熊貓國家公園正式設立后,我被聘為巡護員,每年工資1.2萬元。”楊長清告訴記者,農閑時,他還參與園區樣線巡護工作、森林草原防滅火等專項行動,每年還有約7000元的勞務報酬。如今,他的女兒在大熊貓保護研究園游客服務中心上班,一家三口的日子越過越舒心。

熊貓貼紙、熊貓扇子、熊貓圖書、熊貓筆記本……在阿壩州汶川縣,豐富多彩的大熊貓文創產品,已成為對外展示的名片,大熊貓帶來的生態紅利在文創、教育研學等領域持續發力,進一步拓寬了全州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之路。

武夷山國家公園——

護好生態 產業富民

本報記者 劉曉宇

青山疊翠,綠水潺潺。走進武夷山國家公園,就像走入一幅美麗的山水畫。

地表水、大氣各項指標均保持國家一級標准,負氧離子濃度常年處於“非常清新”水平,持續刷新生物多樣性記錄……近年來,越來越多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寫在武夷山國家公園的綠水青山之間。

2021年11月,福建省武夷山市人民法院創新設立全國首家以“國家公園”命名的人民法庭。

“國家公園法庭的成立不僅加強了對武夷山國家公園專門化、專業化司法保護,還暢通‘立、審、調、執’各環節,快速懲治涉國家公國違法犯罪行為。”武夷山國家公園法庭庭長陳妃表示,未來,將進一步拓展生態執法領域,受案范圍從單一林業資源擴展到水土、礦產、環境污染、非法狩獵等全生態領域。

通過採取最嚴格的生態保護政策,執行最嚴格的生態保護標准,落實最嚴格的生態保護措施,武夷山國家公園生態保護成效日益顯現,森林覆蓋率達96.7%,森林蓄積量2306萬立方米,九曲溪流域水質常年保持Ⅰ類,空氣質量持續保持全國前列。

隨著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武夷山國家公園自設立以來,發現武夷林蛙、武夷山對葉蘭等22個新物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中華穿山甲、黑麂等一批旗艦物種時隔多年重新現身。

堅持保護優先、合理利用,讓生態優勢源源不斷轉化為發展優勢。武夷山是烏龍茶和紅茶的發源地,茶產業是當地百姓致富的主導產業。如何在保護生態的同時,讓茶葉成為鄉村振興的“金葉子”?

武夷山國家公園探索出“茶—林”“茶—草”等模式,引導廣大茶農開展生態茶園改造—由國家公園免費提供苗木,鼓勵套種楠木、紅豆杉、銀杏等珍貴樹種,並根據不同季節見縫插針地套種紫雲英、大豆、油菜花等綠肥,同時輔以綠色防控技術,豐富茶園生物多樣性,有效維護茶園生態平衡,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茶葉品質。

2023年,武夷山建成綠色生態茶園示范片1.56萬畝,累計建成綠色生態茶園13.26萬畝。

“武夷山以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統籌發展為引領,茶農、茶企業和科技特派員共謀綠色發展,成效顯著。”武夷山市茶產業發展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據統計,2023年武夷山市茶產業全產業鏈產值增長8%,稅收2.13億元。

今年“五一”假期,隨著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啟動運營,沿線各個景點車水馬龍,游人紛至沓來。“風景道帶動了村裡民宿的發展,我們家的房間已經全部訂滿了。”南源嶺村玉輝兵旅民宿老板陳謹輝說。作為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沿線的村庄,南源嶺共有民宿180家,越來越多的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

近年來,武夷山市積極融入環武夷山國家公園發展保護帶建設,高標准打造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風景道全長251公裡,串起了一條“流動風景線”,也成為很多游客探尋“武夷文化”的索引圖,更好發揮了武夷山國家公園的輻射帶動作用。數據顯示,2023年武夷山市旅游接待人數和收入分別達1550萬人次、216億元。

(責編:符小葉、潘惠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