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變形記
在海口市瓊山區甲子鎮的海口市再生資源綜合利用基地,生產線一片繁忙。本報記者 袁琛 攝
臭氣熏天的污泥也能變成供不應求的“香餑餑”?
當然可以!
近日,在位於海口市瓊山區甲子鎮的海口市再生資源綜合利用基地(以下簡稱基地),海南日報記者見識到了神奇“魔法”。
基地裡熱浪陣陣襲來。按理說污泥應當在高溫裡發酵得越發惡臭,但記者卻幾乎聞不到臭味,而是焦味更加明顯。這股焦味正是污泥經過處理之后燒制出的環保磚的味道。
“想要成功實現變形記,少不了最嚴酷的淬煉。”海南益民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益民公司)副總經理吳先孟指著眼前幾個大型圓柱體說,這就是燒制環保磚的窯爐,裡面的溫度高達約1000攝氏度。
實際上,高溫淬煉已經是污泥改頭換面的最后一道工序。
海口市水務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污泥由有機物殘片、細菌菌體、無機顆粒等組成,含水量高達80%左右,流動性強,而且含有病毒、病菌、重金屬等有害物質。這樣的污泥,海口每天大約會產生350噸。如果不經處理直接丟棄,會破壞環境。
“其實每個廢棄物都有利用價值。”吳先孟說,污泥中含有超過30%的有機物,這就是其價值所在。
如何才能以更加環保的形式處理污泥?或者,想象得再大膽一點:有沒有可能變廢為寶,把污泥賣出好價錢?
2023年,基地開始正式運行,目的就是從污泥中挑出這有價值的30%並實現變廢為寶。該基地的運行也填補了海口市政污泥資源化利用領域空白。
在基地,經過污泥處置和資源利用系統、二次碼燒和單層干燥系統等專利技術,污泥的含水率被降低,惡臭也得到有效消除。
吳先孟領著記者來到一套“頂天立地”的大型自動系統旁。記者看到,該系統的脫水機、混料機、煙氣處理裝置、氣化熱風爐等各個部件正在有序運作。經過這個系統,含水率80%的污泥將脫水至60%-65%,再利用余熱換熱器把隧道窯中的余熱進行污泥干化至40%左右,保証在無氧的狀況下,送入熱解碳化反應釜,讓污泥被碳化,產生大量具有一定熱值和活性的碳渣。
在這個過程中,污泥中的各種細菌經過高溫實現了滅菌,其中的重金屬則是經過高溫氧化,使其鈍化、灰分固化,從而失去活性。而最終產生的碳渣就是環保磚等燒結建材的原料,其余熱還能被用於烘干。
最后,再經過高溫煉烤等燒制工序,污泥就能搖身一變成為環保磚,售價比普通磚高,卻因其抗壓強、防火佳、隔音好等特性,依然廣受歡迎。
海口市水務局有關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海口每天有250噸污泥運到該基地進行處理。該基地投產一年來,累計資源化處置污泥7萬噸以上,佔同期海口市政污泥總量的73%以上。
“污泥資源化利用是海口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海口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助力海口“無廢城市”建設,下半年還將啟動基地二期建設,計劃於2025年底建成投用。建成后,該基地每年處理固體廢物量將達到140萬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