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大力發展清潔能源高新技術產業
打造“硬核”科技 產業風起“綠”涌
近日,位於昌江黎族自治縣海尾鎮的海南核電基地“玲龍一號”全球首堆施工現場,上百名工人抓緊進行核島反應堆廠房堆內構件安裝、常規島廠房凝汽器模塊組裝等。當前,“玲龍一號”進入安裝高峰階段。
“玲龍一號”於2021年7月開工建設,是全球首個開工的陸上商用模塊化小型反應堆。這是繼“華龍一號”后我國核電自主創新的重大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標志著我國在小型模塊化反應堆技術上走在世界前列。
現場,中核集團海南核電有限公司黨建工作處宣傳科負責人孫智良說,截至今年5月,“玲龍一號”項目已開工33個月,完成27個項目裡程碑節點中的15個,預計2026年建成,“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發電量達10億度,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88萬噸,相當於一年植樹750萬棵。”
目前,海南核電二期工程(3、4號機組)正處於加快建設中,預計2026年投入商運。3、4號機組是我國“十四五”時期首個開工的核電項目,採用中核集團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壓水堆核電“華龍一號”技術。
“一期工程、二期工程以及小堆工程的核電機組建成后,一年發電量可達約300億度,預計能滿足海南居民用電量五成以上,相當於減少燃用標准煤約92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約2412萬噸。”孫智良說。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核能發電經歷數十年發展,成為了我國清潔能源電力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已是雙碳政策下首選的清潔能源之一。
“相比火電廠,核電廠不排放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煙塵、氮氧化物等,具有資源消耗少、環境影響小等優點,在滿足用電需求快速增長的同時,能兼顧生態環境保護。”海南核電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魏智剛表示,起初,海南核電一期開工建設時,主要為滿足海南居民用電需求,隨著海南發展綠色經濟、提升“綠色生產力”質量的大勢所趨,該公司正從單一供電到大力發展以核電為主導的清潔能源產業。當前,公司提出“以核為主、一主多元、協同發展”的戰略構想,明確了“核能+產業園”“核能+核技術應用”等產業布局。
據了解,海南(昌江)清潔能源高新技術產業園按照“一園四區”布局,下設核電關聯及新材料產業先導區、太坡“零碳”制造及科創服務區、叉河循環經濟產業示范區及核電現代海洋產業試驗區。其中,核電關聯及新材料產業先導區由昌江黎族自治縣委、縣政府和海南核電有限公司共同推進建設,是“核能+產業園”的生動實踐。
走進核電關聯及新材料產業先導區,海南行者電池級碳酸鋰新技術研發創新基地項目現場,工人們忙著推進車間建設。
海南行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裁王列介紹,該項目自去年12月動工以來,已累計投入資金超過6000萬元。預計今年底,一期一階段生產線將投入運營,年產量可達到6000噸電池級碳酸鋰。整個項目佔地約889畝,計劃在五年內總投資30億元,建設年產8萬噸碳酸鋰的生產線,達產后年產值預計將達到88億元。
電池級碳酸鋰作為新能源汽車和儲能電池的核心原材料,在整個新能源產業鏈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該項目不僅在產能規模上令人矚目,其綠色環保的生產方式更是亮點。與傳統的硫酸法提鋰工藝相比,該項目採用企業自主研發的電磁震動提鋰技術,具有顯著的環保優勢。該技術以電力和工業蒸汽為生產能源,擺脫了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從源頭上實現降碳減排。在“三廢”處理上,做到了工業尾氣達標排放、工業尾渣資源化利用、工業尾水循環利用“零排放”。
海南(昌江)清潔能源高新技術產業園管理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說,下一步,園區將積極引入企業項目,支撐清潔能源產業園核電關聯產業全產業鏈的構建,助力海南清潔能源島建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