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海南頻道>>海南新聞

海南省持續縱深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激發綠色發展新動能

綠水青山有“顏”亦有“值”

記者 李夢瑤
2024年06月05日08:46 | 來源:海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綠水青山有“顏”亦有“值”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霸王嶺片區,海南長臂猿幼崽正在吃奶。 本報記者 李天平 攝

航拍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本報記者 張茂 攝

5月18日,棲息在海南大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海南坡鹿。 本報記者 李天平 攝

12微克/立方米,這是如今海南的細顆粒物(PM2.5)濃度,達歷史最優。

273.6噸/公頃,這是海南島近岸海域紅樹林的平均碳儲量,為全國最高。

縱向看、橫向比,一低一高兩個“最”,折射出海南生態之優。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海南最強優勢和最大本錢,必須倍加珍惜、精心呵護。以更大的力度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近年來,海南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奮力譜寫新時代美麗中國海南篇章。

生態優先,見於細微

海南環島旅游公路儋州段,驅車慢行,聽取蛙聲一片。

蛙從哪來?路面之下,一條全長22.5米,寬、高均為2米的涵洞,正是一條專門留給兩棲動物通行的生態通道。“建設‘蛙行道’,施工費用增加30多萬元。”在項目施工方相關負責人王健看來,這筆錢“花得值”。

生態優先,見於細微。

停工96天隻為不驚擾栗喉蜂虎的繁衍生息,放棄絕佳選址隻為避開黑臉琵鷺棲息地,多花50多萬元隻為給一棵古樹讓路,改變大橋跨徑隻為守護花鰻鱺的“回家路”……

一隻蛙或一隻鳥,一棵樹或一條魚,發生在這條路上的一個個綠色抉擇,反復揭示著發展與保護的關系:不是矛盾對立,而是辯証統一。

海南靠優良生態環境吃飯。保護好生態環境,是海南守好“飯碗”的現實所需。從項目建設到養殖種植,從生產方式到生活方式,如今在海南,越來越多人正積細微之力,護隻此青綠。

在陵水,“漁十代”郭玉光響應號召退塘還濕,丟掉漁網端起“旅游飯”﹔

在霸王嶺,護林員王進強日復一日地種下新苗,隻為讓海南長臂猿住得更寬敞﹔

在三亞,潛水教練李波幾乎每個月都會專門留出時間,潛至海底撿拾垃圾……

積水成淵,聚沙成塔。來自省生態環境廳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省優良天數比例和包括PM2.5在內的五項污染物濃度守住歷史最好水平,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達95.9%、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99.66%。

創新示范,多點開花

撐開一張大網,撒下、收緊。每到捕魚時節,昌江黎族自治縣海尾鎮漁民廖生利都會不斷重復這套動作。一網下去,漁獲不少,但也常常會夾雜些塑料瓶或塑料袋。

“如果把這些垃圾拋回海中,也許下一次還會回到自己的網中。”廖生利說。

這兩年,他和當地的其他漁民早已形成習慣:將海洋垃圾打撈分揀,等到上岸后交由環衛工人進行分類。稱重登記,獲得一定積分后,即可兌換相應生活用品。

從昌江到三亞再到更多市縣,如今在海南,既捕魚又“捕垃圾”的漁民越來越多。這一“漁船打撈垃圾”海洋垃圾多元共治模式,也入選生態環境部制度創新清單,向全國推廣。

學有榜樣,干有示范。放眼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縱深推進,創新示范“多點開花”。

持續推動標志性工程落地——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總體規劃公布實施,清潔能源裝機佔比達78.5%,新能源汽車在新增車輛中佔比超50%,可降解塑料制品替代率達80.2%,裝配式建筑面積佔新建建筑比例超70%,“六水共治”取得積極成效,博鰲近零碳示范區運行啟動。

“藍碳”工作實現新突破——

摸清海南紅樹林、海草床等藍碳生態系統碳匯本底,實現全省首個自主研發方法學下的碳匯項目開發、備案和交易,搭建全省首個藍碳通量觀測系統和藍碳數據平台,建設海洋牧場漁業碳匯示范基地,推動藍碳國際合作走深走實。

應對氣候變化呈現新亮點——

印發《海南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海南省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2035》,出台《海南省碳普惠管理辦法(試行)》,搭建碳普惠應用平台,完成步行、新能源汽車駕駛、“一網通辦”零跑動等5種低碳試點場景信息化建設。

一次次探索實踐,不斷夯實“綠色”之基,也讓美麗海南更加可感可觸。

生態有價,點綠成金

59.39億元!去年,《崖州灣科技城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報告》出爐。以2020年全年為基准,經測算,該園區生態系統生產總值為59.39億元,這也是海南首份園區GEP核算生態價值報告單。

從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連續4年開展GEP核算,到三亞、瓊海、陵水等市縣陸續開展市縣級GEP核算,再到以園區為核算單元,近年來,海南積極探索構建生態產品價值評價體系,越來越多綠水青山的價值得以量化。

生態有價,可變現,可交易。

五指山腳下,水滿鄉毛納村,老茶農王柏和精心管護著40余畝生態茶園。“生態越好,我們種出來的大葉茶品質越好。”王柏和說,如今,他平均每天賣茶就能有近500元收入,茶葉真正成了致富“金葉”。

點“綠”成“金”,做活的不僅是“茶文章”。

昌江王下鄉等地發展生態旅游,讓風景變“錢景”﹔白沙細水鄉等地種植碳匯林,當起“賣碳翁”﹔三亞、保亭等地探索“上游護水,下游補償”的生態補償機制﹔創建茶葉碳標簽產品,開展酒店“生態價”試點……

如何將“山水經”轉換為“致富經”?海南在實踐中持續探索答案。

目前,海南省13個“兩山”轉化試點取得階段性成果,並發布一批全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正持續拓寬“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讓好環境成為好產品,好風景變為新經濟。

(責編:蔣成柳、潘惠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