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海南頻道

海南稅務:稅暖端午好時節 “粽”香四溢味更濃

2024年06月07日22:40 |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海口6月7日電 粽葉飄香沁人心,又是一年端午時。近期,為助力端午假期市場消費持續升溫,海南省稅務部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以“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為契機,聚焦粽子生產銷售企業發展實際,通過“線上+實地”的方式問需求、送政策、優服務、解難題,助力企業提信心、增活力,用心用情為端午消費市場護航。

稅惠紅利

助力粽子企業激活“新動能”

走進海南澄邁喜豐隆食品有限公司粽子生產基地,工人正用優質的富硒糯米、當地的農家黑豬肉、跑海鴨蛋及五指山新鮮粽葉包裹粽子。經過14個小時柴火大鍋燜煮后,一個個口感綿軟、味道清香、餡料豐富傳統柴火瑞溪粽新鮮出爐。

“公司從成立至今已享受到稅費減免超5萬元,減免的稅額幫助我們減輕了生產經營壓力,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新產品研發。”海南澄邁喜豐隆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月瀟介紹,為了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公司今年創新推出了咖啡燕窩粽、玫瑰花粽等新品,預計今年的銷量會比往年更好。

圖為稅務干部走進海南澄邁喜豐隆食品有限公司,了解粽子生產經營情況,講解最新稅收優惠政策,解答涉稅疑難問題。黃麗攝

在儋州廣和食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裡,現場一片繁忙景象。“為了確保粽子品質卓越,我們配備了先進的生產設備,此設備能精確控制溫度和時間,使粽子蒸煮得恰到好處,口感軟糯。”儋州廣和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田傳明介紹道。

企業從20年前的小作坊發展到現在的專業化、規模化生產粽子的龍頭企業,期間離不開稅務部門的支持。“稅務部門的服務越來越暖心,也越來越智能。2023年至今,我們享受了稅費減免超10萬元,我們准備將這筆資金投入到更新生產設備中去,全方位提高粽子品質,讓儋州粽子走得更遠。”田傳明說道。

稅暖相伴

帶動粽子市場銷售“新熱潮”

定安文宗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食品傳統生產企業,其生產的文宗粽子深受消費者喜愛,近年來產品遠銷至全國各地。

為助力文宗粽子“走”得更遠,定安縣稅務局主動上門問計問需,為企業量身定制精准服務套餐,一對一宣講政策、輔導操作、解決訴求。在送上稅惠“大禮包”的同時,引導企業正確開具農產品收購發票,做好稅收風險提示服務,為企業穩健發展賦能添力。

“每逢端午節關鍵節點,稅務干部總會主動上門帶來最新的稅費優惠政策,解決我們的涉稅難題,讓我們真切感受到稅務服務的貼心和溫暖,提振了我們的發展信心。”據定安文宗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陳誠鋒介紹,今年端午期間公司預計接收20余萬隻粽子訂單,銷售額預計100余萬元。

在屯昌縣,稅務部門以2024年屯昌縣第二屆端午旅游美食文化節為契機主動靠前服務,通過上門走訪、電話調研等形式,開展問計問需活動,收集參加活動企業的涉稅需求,並提供政策咨詢輔導服務。活動現場,稅收宣傳小分隊流動宣講稅費優惠政策,手把手指導企業開具電子發票,面對面解答涉稅相關問題。

屯城謝家烤王美食城的老板符麗若興奮地說道:“今天,我們在活動現場銷售了不少粽子,正想著如何快速開票呢,就遇到了前來開展宣傳活動的稅務干部,輔導我們使用電子稅務局開票,真的很方便。”

圖為在2024年屯昌縣第二屆端午旅游美食文化節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上,稅務干部向粽子展商宣講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相關政策。張寧攝

服務升溫

護航“老字號”粽子企業“解難題”

據有關資料記載,瑞溪粽歷史源遠流長,可追溯至清朝。曾一峻是海南省澄邁縣瑞溪鎮曾家第三代“粽子傳人”,曾家包粽賣粽已有百年歷史。端午節前夕,該公司迎來了粽子銷售旺季,發票用量相較日常成倍增長,但由於公司財務人員對開具發票程序不熟悉,開票方面遇到難題。

“澄邁縣稅務局了解到情況后,迅速安排專人上門輔導我們開票,確保我們及時為購買方提供發票。”海南沁爽心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曾一峻表示,在稅務部門的貼心服務下,自己也更有信心把曾家瑞溪粽這個“老字號”推廣壯大。

同樣是“老字號”粽子加工銷售企業的還有文昌會文鳳會糯米花廠,該公司成立於2008年1月,專注於糖貢、粽子等海南傳統特產研發、生產及銷售。端午節前夕,文昌市稅務局工作人員深入該企業,開展稅費優惠政策的宣傳輔導,送上惠企政策“大禮包”,助力企業快享盡享政策紅利。

入戶宣傳過程中,稅務干部對企業的稅收優惠享受情況、辦稅過程遇到的痛點難點堵點、稅務部門服務滿意度以及端午節前夕生產經營中面臨的困難問題等情況進行了溝通交流。“稅務部門定期上門進行宣傳輔導服務,為我們解決了很多涉稅難題,也助力我們在打響品牌效應的路上越走越寬。”文昌會文鳳會糯米花廠法人符策奮說道。

圖為稅務干部向文昌會文鳳會糯米花廠工人了解粽子制作流程,並為企業送去惠企政策“大禮包”。董樂樂攝

紓困解難

助推特色粽子發展“加速跑”

在瓊海市石壁鎮南通村的南通苗妹子五色粽專業合作社廠房裡,幾口大鍋咕嘟咕嘟冒著熱泡,散發出陣陣香氣。合作社社長李艷和其他社員正忙著將清洗過的三角楓、紅藍草、紫藍草等植物放入沸水中。

據了解,由於五色飯的制作工藝復雜,苗家人一般在重大節日才會制作。五色飯做成了粽子后,再次讓傳統苗族食物走進年輕人的視野,傳統美食文化也在產業發展中得以傳承。

李艷表示,“合作社剛成立時遇到很多涉稅難題,稅務部門貼心輔導,高效快速地幫助我們解決,就像‘及時雨’一樣,這也是合作社能做大做強的重要保障。”

作為五指山民族特色粽子品牌,海南盤姑娘食品有限公司走出了一條地方文化與口味創新相輔相成的特色發展之路,該公司法人兼五指山市非遺項目苗族五色飯制作傳承人鄧麗琴將五色飯的制作技藝和船型粽相結合,創新研制出白、黑、藍、黃、紅五種顏色的“苗家五彩船型粽”。

“端午節前夕,遠銷外省的預約訂單已超過20多萬單。我們產品的包裝設計、營銷推廣都離不開資金支持,受益於國家一系列的幫扶政策和稅費優惠政策,讓我們對產品銷售、擴大經營更有信心了。”鄧麗琴說道。

圖為稅務干部走進海南盤姑娘食品有限公司,為企業送去稅惠政策,助力非遺企業發展。王家怡攝

國家稅務總局海南省稅務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局將全力打好“政策+服務”組合拳,在精准落實政策、優化服務舉措、解決涉稅難題等方面持續發力,助力節假日消費潛力釋放,為促進經濟發展注入“稅力量”。

(李學山、黃麗)

(責編:劉楊、席秀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