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海南頻道>>海南新聞

海南省海洋生物多樣性調查活動觀測團隊發現1000多頭鯨豚動物

與神秘喙鯨“擦肩而過”

曹馬志
2024年07月07日08:19 | 來源:海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與神秘喙鯨“擦肩而過”

  ①無人機拍攝到的領航鯨鯨群。

  ②弗氏海豚群在船頭暢游。

  本組圖片均由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程龍 攝

  “有海豚,快過來看!”7月6日早上5時許,當中國漁政46016號船航行在海南島東部海域,大副黃史遠瞭望發現后跑出駕控台,連忙找到中國科學院深海所研究員、航次首席科學家李鬆海。

  海是那麼寧靜,無風無浪,如同鏡面。忽然,一群海豚悄悄露出流線身軀,水面蕩出層層漣漪。

  “是弗氏海豚。”李鬆海馬不停蹄登上輪船頂層甲板,經過仔細比對,確認了這種遠海上的“土著”。它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體背部呈深灰到棕灰色,腹部白色,由口角通過眼至肛門后方有一藍黑色寬帶,以此帶分界上側為灰色,下側為白色。

  這是短肢領航鯨“海棠”放歸后的首次回訪暨海洋生物多樣性調查活動中,首次發現弗氏海豚活動跡象。起初,天還有點黑,朝陽慢慢露出頭,陽光給海面漸漸鍍上一層金輝。不到半個小時,觀測團隊帶齊無人機等設備齊聚甲板。

  “船頭有一大群,給我們帶路呢。”在現場觀測的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飛起無人機,粗略一數就看到數十頭海豚。有的伴游,和船一起向前乘風破浪﹔有的躍出水面,撒歡嬉戲﹔有的冒出水面換氣,“噗”地噴出小氣柱……蔚為壯觀。

  太陽逐漸爬升,海風大了起來,給甲板上的觀測人員帶來絲絲清涼。鰹鳥從遠方飛來,一隻、兩隻、三隻……船的周邊,更加熱鬧了。原來,船舷右側附近,很多迷你的魚兒,不時跳出水面,變身“飛魚”,就像在水面高速打水漂,幾秒就沒入水中。鳥兒扑騰著,極速俯沖,和“飛魚”競速,一派忙碌捕魚景象。

  “快看,是喙鯨。”在甲板上觀測,李鬆海通過望遠鏡“掃”到,隻有幾頭,但是很快,它們就潛入到海中。“這種鯨的群體數量多在幾頭,不喜扎堆,出水時間短,潛水時間很長,非常神秘,平常難得一見。”大多數觀測人員與之“擦肩而過”,屢次搜尋,沒有再發現喙鯨的身影。

  在觀測的過程中,三亞鯨豚救護隊隊長李海勤在船頭附近發現了一種俗稱“鬼頭刀”的魚,“學名叫鯕鰍,它們的身上五顏六色,是海裡的‘現眼包’。”陽光中這些大海“精靈”歡快暢游,讓人流連忘返。

  “我們在昨天還觀測到糙齒海豚,一下子有好幾十頭。”常年研究海洋生物的中國科學院深海所研究人員劉明明說在多年的海上觀測中曾數次看到過這種海豚,但是此次回訪調查活動一次觀測到這麼多頭,“是很難得的,讓人難忘”。

  當天上午10時許,大家還發現了好幾群短肢領航鯨,一直到晚上7時,一路相隨,共計觀測到兩三百頭。據統計,觀測團隊當天共發現1000多頭鯨豚動物。

  “挺進深海,觀測是為了更好的保護。”李鬆海表示,根據現場觀測情況,大家深切感受到生物多樣性的魅力,萬類霜天競自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海南良好的海洋生態環境是可持續發展源源不斷的“寶藏”。

(責編:吳佔桂、潘惠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