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入伏,邀您共赴五指山雲靄深處,尋覓舌尖上的清涼——
這杯茶,藏在海南熱帶雨林裡

位於五指山市水滿鄉的茶園。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天平 攝
在五指山水滿鄉的一處茶園裡,黎族姑娘採摘大葉茶。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天平 攝
“是時三伏天,天氣熱如湯。”7月15日將正式入伏。暑氣蒸騰,覓一處清涼之地,品一盞清香之茗,豈不快哉!
在海南,無需行多遠的路,就能在高山之上,用茶感受清風與明月。
海南茶好,尤以五指山市水滿鄉所產盛名,這裡是海南雨林大葉茶生產的“最高峰”,有“大葉茶之鄉”等美譽。
水滿鄉位於五指山山麓地帶,屬海南高海拔地區。這裡山巒疊嶂,雲霧縹緲,氣候濕潤,雨林植被茂密,得以讓有機茶、野放茶遍地生成,人們飲之用之,繼而形成今天“雨林茶鄉”的名片。
今天,讓我們跟著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的腳步,去五指山熱帶雨林的雲靄深處探秘,品一杯自然醇正的海南雨林大葉茶,赴一場山長水遠的舌尖之約。
A
尋一顆純淨的
茶,這種天地氤氳之物,非常講究“出身”。其屬自然造物之質,地理位置往往會定下其品質基礎。國內的武夷山茶產區、西湖茶產區,國外的印度大吉嶺紅茶等,均離不開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
“高海拔+純淨的生態環境”,造就了海南雨林大葉茶的“高貴出身”,其中一個核心產區就在五指山水滿鄉。
五指山椰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鄭麗娟對茶的熱愛,會“嚇著”不少人,當她說起茶時總會滔滔不絕,控制不住時間。
20多年前,鄭麗娟在離水滿鄉政府十多公裡處建了一座“指紋茶園”。多年來,企業隻生產有機茶,不搞其他副業。
因為對產品高度自信,鄭麗娟經常“王婆賣瓜”。“海南雨林大葉茶是無公害農產品,這是一個優質的品種,也是有特色的品種,它的口感是與眾不同的。”近日,鄭麗娟又在當地舉辦的一場茶論壇上如是推介。
鄭麗娟認為,獨特的雨林環境孕育出了海南雨林大葉茶的高品質。她曾耗費4年時間採集多個品種的海南雨林大葉茶,並送給雲南農大等權威機構檢測,檢測顯示海南雨林大葉茶的基因有其特異性,並蘊含多種優質元素。
五指山的茶,可謂天造地設——
這裡是熱帶雨林生長之地。氣候濕潤多雨,高海拔讓這裡多雲霧,雲霧減少了陽光對茶樹的光線刺激,更多的養分被保留下來。大葉茶樹因生長在雨林之下,茶樹持續從土壤裡吸收有機質,清、甜、香的品質由此形成。這樣的自然因素下,人們無法復制,大多依托此等環境來培育和擴種茶葉。
這也難怪,每每說起雨林大葉茶,鄭麗娟更多時候都在推薦五指山的好環境。
這一片綠色得來不易,守護更不易。鄭麗娟說:“我們使用人工進行物理除草,茶園每年很大一部分支出,就是除草的人力費用。不只是我們,本地很多茶農茶企在行動,努力保護孕育了雨林大葉茶的這片土地。”
因品質獨特,2015年,五指山紅茶被認定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2023年,“海南雨林大葉茶”被列入“海南鮮品”名錄。
B
圓一個執著的
既要比別人“天生麗質”,還要比別人“后天努力”,這就是一杯五指山雨林大葉茶的高品質“秘籍”。
採摘、制作以及茶人的用心講究,步調一致,才會有上等好茶。
為了讓茶葉的鮮和香更加凸顯,當地茶農通常在採摘時,隻取茶樹枝條最頂端的嫩芽,俗稱“一芽兩葉”。採摘下來的茶青,當天就得熬夜加工制作,否則葉片氧化之后,就沒有了價值。
“採的時候,拇指和食指要輕輕往上提,不能用指甲或手指掐斷,否則會影響品相,甚至會影響茶湯品質。”五指山水滿鄉茶農鐘斐秋說。
水滿鄉毛納村茶農王菊茹幾十年如一日制作雨林大葉茶,她和丈夫王柏和的手指上留下了洗不掉的茶漬,“手工制茶,風味獨特,當然離不開我們一直種雨林原生大葉茶樹。”
茶農們的堅持,讓政府、社會、業界都看到了雨林大葉茶的品種優勢。這兩年來,當地在品種檢測、團體標准制定、溯源認証平台搭建以及品牌打造等方面持續發力。
“去年我們對大葉茶進行基因測序,從溯源上確定了大葉種茶的品種,現正有序推進現有品種更換為原種海南雨林大葉和推廣規模種植。”五指山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李剛介紹。
盡管規范了品種種植,但真正的雨林大葉茶產能有限,打著五指山大葉茶旗號銷售的產品已然威脅真正的雨林大葉茶品牌。
今年初始,五指山市聯合多個權威機構,制定和發布了《五指山熱帶雨林大葉茶綠茶》《五指山熱帶雨林大葉茶紅茶》《五指山熱帶雨林大葉茶白茶》3項團體標准,規定了五指山熱帶雨林大葉茶綠茶、紅茶、白茶的術語和定義、原料、工藝流程、感官品質、要求、檢驗規則、標簽與標志、包裝與貯運及保質期等相關內容。
依照此標准生產的產品,可使用官方授權頒發的地標標簽,在產品包裝上顯示其認証。從5月下旬開始,五指山市向當地33家茶企推廣使用茶葉信用場景“信用碼”和“產地碼”,在當地銷售的茶產品上貼上“信用碼”和“產地碼”標簽,源頭可溯源、產品可認証,這助推雨林大葉茶市場的標准化建設。
當地對海南雨林大葉茶品質、品牌的追求,讓茶客游山覽水之余暢飲一杯好茶,不再困難。
C
品一份綿長的
把茶字拆開,是人在草木之間。
茶客大多有一愛好,為了一杯好茶,不惜翻山越嶺去見“它”。在海島盛夏蔥郁的綠意裡閑坐品茗,解火熱暑氣,或許就能讀懂蘇軾所說“人間有味是清歡”的愜意。
滿足茶客的需求,是五指山發展茶旅產業的重要之事。當地正加快推進水滿茶產業特色小鎮建設,鸚哥景紅生態茶園、妙自然茶旅共享農庄等一批茶旅一體化重點項目已陸續建成,茶園觀光體驗已成五指山特色旅游資源。
這其中,得“海南鮮品”認証的鸚哥景紅茶園便在五指山腳下。
一條蜿蜒山路不斷延伸向上,如不細心,便會與鸚哥景紅生態茶園擦肩而過。這座茶園沿山而建,入口掩蓋在一片樹林之下,茶山上的茶樹層次分布,咖啡色的茶亭在茶山腰處,坐在茶亭內可品雨林茶香,遠眺五指山峰。如幸運則會遇見夕陽照射在五指山一峰的岩壁上,形成“金色照壁”的景象。
茶園負責人周玉景告訴記者,偶然尋茶間認識了海南雨林大葉茶,便被它的味道所打動,由此集結三五好友共同創業,目前已耗資超300萬元打造鸚哥景紅茶園,並取得海關出口備案、國外品質認証等成績。
茶園內,周玉景設有海南雨林茶文化博物館一間,面積不大,卻擺放有茶標本、海南茶歷史書籍展閱、茶產品、珍貴歷史圖片等資料。
在鄭麗娟、周玉景等行業茶人的帶動下,近年來,海南大葉茶產業走上發展快車道。目前,海南大葉茶種植面積1.99萬畝,佔全省茶葉總面積的56.7%,產業主要分布在五指山、白沙、瓊中3個市縣。
2022年12月,《海南省大葉茶產業全產業鏈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出台,並成功申請了“海南雨林大葉茶”區域公用品牌,制定了《海南雨林大葉茶區域公共品牌使用管理辦法》,發布海南雨林大葉茶標准體系等。
不論春日暖陽還是盛夏酷暑,泡一杯清甜、飄著果香的五指山紅茶,在雲霧和森林裡喚醒精彩的一天……如今,越來越多的茶農、茶企迎來茶客,通過茶旅融合過上好日子,五指山市茶產業產值也突破了億元大關。
這杯茶,在未來還有更多可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