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運動“常”運動

6月10日,來自海南各市縣的龍舟隊在海口海甸河競技。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茂 攝
一場排球賽在海口美蘭區溪頭村舉辦。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茂 攝
海口市民夜間打籃球。
一場飛盤比賽在海口椰樹門體育廣場舉辦。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為資料圖
近些年,全民健身熱潮在神州大地涌動,人們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高漲,其中一些運動項目在年輕人群體中持續火爆,成為潮流運動。翻開海南體育發展史,各個年代都有流行的運動項目,它們承載著很多人的生活記憶。
經久不衰型:排球、龍舟競渡
說到海南的潮流體育運動,就不得不提排球,排球被引入海南后廣受歡迎,是經久不衰的傳統運動項目。
1895年,美國人發明了排球,隨后排球迅速成為一項潮流運動,傳入加拿大、古巴、巴西、中國等國家。據2000年版的《文昌縣志》記載,民國初期,一批文昌籍學子從廣州、香港或東南亞回鄉后,開始在學校擔任教師,向本地學生傳授排球技術,使排球運動逐步在椰鄉文昌推廣開來。至1915年前后,排球在文昌地區已經比較流行了,海口、澄邁等地的群眾也開始接觸排球。
5年之后的1920年,文昌中學排球隊到上海參加全國性比賽,一舉奪冠。1964年,文昌中學排球隊在全國少年九人排球賽中再次奪冠。這些輝煌成績的取得,進一步點燃了海南人打排球的熱情。不僅是文昌,海口、儋州、瓊海、萬寧、屯昌、澄邁等地的排球運動也開展得如火如荼。
近兩年,海南“村VA”強勢出圈,又將排球推到了潮流運動前列。在海南農村一些已建成文化體育活動中心的村庄,村民們自發拉起網打排球,場面十分熱鬧。
跟排球一樣,龍舟競渡也是海南經久不衰的傳統運動項目。龍舟競渡雖然一年中開展的頻率不高,但在某些時間點,能引發萬人空巷的場面,比如農歷二月初二、五月初五這兩天。
海南現存最早的地方志明正德《瓊台志》中,就有關於龍舟競渡的描述:“至(五月初)五日,各村迎龍會於大溪,劃船奪標,兩岸聚觀者無數。丘深庵(即丘濬)《送唐衡判敬歸田詩》:寒食清明都已過,枝上榴花紅朵朵。龍舟擊浪去如飛,鼉鼓喧天槌欲破。掀髯岸幘坐船頭,指揮白羽橫中流。錦標入手拍掌笑,楚聲一曲帶醉謳。”
時間過去了500多年,海南人“龍舟擊浪”的熱情絲毫沒有減退。如今,在海口、三亞、儋州、萬寧等地,每年都會舉辦龍舟賽。今年6月10日,在海口海甸河舉辦的“海口杯”端午龍舟邀請賽,吸引來自全省各市縣的12支隊伍參賽,數萬觀眾在河兩岸觀戰,場面熱鬧非凡。
蓬勃興起型:霹靂舞、足球、籃球
有些運動項目經久不衰,有些運動項目則是在改革開放后才真正流行起來,並吸引越來越多的體育愛好者參與其中。
20世紀80年代,有一種舞蹈在中國風靡一時,那就是霹靂舞。當時上映的電影《霹靂舞》《搖滾青年》中有演員跳霹靂舞的畫面,引發影迷紛紛模仿。這種舞蹈節奏歡快、熱烈,動作瀟洒、奔放,深受當時的年輕人喜愛。1988年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后,一大批外地青年來到海南工作生活,人們經常可以在海口三角池、人民公園等地,看到年輕人跳霹靂舞。從繁華城市到偏遠小鎮,街頭舞王層出不窮。今年,霹靂舞首次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從8月9日開始,中國霹靂舞隊的3名選手將分別參加女子組和男子組的比賽。
在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交誼舞、旱冰、游泳等運動項目,在海南也曾十分流行。
現代足球運動民國時期已引入中國,但受限於民眾認知度、運動場地等,很長一段時間開展得並不廣泛。20世紀90年代,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足球場增多,尤其是足球賽事電視轉播變得越來越頻繁,海南的年輕人跟國內其他地區的年輕人一樣,通過觀看歐洲杯、美洲杯、世界杯等賽事,領略到了足球的魅力,開始喜歡足球,並積極參與其中。
1994年,中國足球甲A聯賽正式開打,海南投入足球運動的人明顯多了起來。今年52歲的海口市民陳明倫是一位資深足球迷,他手上至今保留著一摞甲A聯賽時期的球星海報,上面有孫繼海(大連萬達隊)、謝峰(深圳平安隊)、李紅軍(北京國安隊)等一些當時國內足球界的知名球員。“當時我在酒店做電工,每周五晚上都和朋友踢一場球,這個習慣堅持了10多年。”
2000年后,中國籃球運動員王治郅、巴特爾、姚明、易建聯先后進入美國籃球職業聯盟(NBA)打球,明星效應給中國的“籃球熱”添了一把火。
特別是姚明,他在2002年以NBA選秀“狀元”的身份加盟休斯敦火箭隊,帶動了很多青少年觀看休斯敦火箭隊的比賽。海南的很多學生和年輕人開始看籃球賽,並上場打籃球。葉小亮是一個經常活躍在海口瓊山雙創廣場籃球場的籃球愛好者,他說:“姚明打NBA時,我在讀大學,那時他的比賽我幾乎每場都看,我也是那時候開始打籃球的。”
小眾酷炫型:陸沖、飛盤、沖浪
近三四年,許多曾經的冷門、小眾體育運動項目,搖身一變成為潮流運動,比如陸沖、飛盤、沖浪等等。
陸沖,全稱為“陸地沖浪板”,這是在陸地上模擬海上沖浪的一種玩法。陸沖告別傳統滑板的用腳蹬地,依靠扭動身體等姿態變化發力,使滑板前行,因此體驗上與沖浪和滑雪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學習陸沖的門檻較低,不僅青少年,一些中年人也加入陸沖玩家的隊伍。在海口的海邊、公園、大學校園裡,經常能看到玩陸沖的年輕人。小鄧是海口的一個陸沖愛好者,原來玩滑板,后改玩陸沖,對於為什麼要改玩法,他說:“我在網上看到人家玩陸沖的視頻,覺得特別帥,就開始投入這項運動。”
從2021年下半年起,飛盤這項運動走紅,成為備受關注的潮流運動。飛盤並非新鮮事物,20世紀80年代它已傳入中國,但當時玩的人非常少。數十年后,飛盤“翻紅”,與它易上手,且有一定的社交屬性有關。
飛盤的玩法簡單,對抗不強,男女可混合參賽,組隊靈活,也無裁判。飛盤運動對場地要求不高,有一小塊空地即可,參與者掌握簡單的拋、接技巧就能上場,人數多少均可,甚至幾個朋友拉入兩三名陌生人也能一拍即合玩起來。如今,每到周末,在海口萬綠園、世紀公園等地,飛盤是最受小朋友歡迎的運動項目。
海南島四面環海,有許多風景優美的海灣,這為沖浪愛好者提供了絕佳的沖浪場所。沖浪曾是一項小眾極限運動,但近些年快速興起,成為在年輕人中人氣最高的水上運動項目之一。在海南三亞皇后灣、萬寧日月灣、陵水清水灣等地,每年都有眾多沖浪愛好者聚集,沖浪儼然已成為他們追逐潮流與時尚的一種生活方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