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赴海南澄邁支隊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人民網澄邁8月31日電 今年暑期,來自清華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四川大學等不同高校的十七名學子組建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赴海南澄邁支隊,前往澄邁縣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走訪對話澄邁縣委縣政府各有關部門、各行政村、文旅單位等,支隊成員深入了解鄉村基層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在當地產出成果並推動進一步落實轉化。扎根一方鄉土,立足實際調研,支隊秉持“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的實踐理念,將鄉土情懷化為未來切實可行的發展方向。
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基層調研
在海南省農業農村廳、澄邁縣委組織部、縣旅文局、縣農業農村局、永發鎮政府等多部門的支持下,支隊成員先后前往澄邁縣不同鄉鎮、不同類型的五個代表性行政村,以問卷形式開展調研。一次次真切的詢問對話,一聲聲親切的海南方言,支隊成員通過入戶訪談、與村干部交流,深入了解了澄邁縣鄉村在房屋建筑、公共空間、用水用電等方面的基本情況。相關數據充分展現了澄邁縣近年來在和美鄉村建設方面的成效,也為未來發展如公共設施建設等提供了參考。
支隊隊員在基層調研。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赴海南澄邁支隊供圖
立足地方發展需求,支隊成員在考察鄉村總體情況的基礎上,聚焦“庭院經濟”這一地方特色和未來發展著力點,開展學術調研活動。支隊走訪了永發鎮賽玉村,深入考察庭院經濟的發展現狀,並與縣旅文局和農業農村局相關領導進行座談,了解庭院經濟的相關政策和發展目標。在實地考察的基礎上,學術調研組針對賽玉村庭院經濟發展和永發鎮庭院經濟全域統籌撰寫兩篇學術報告。學術報告重點分析了相關機制及現存問題,提出了問題破局路徑和發展統籌路徑,旨在為庭院經濟未來發展提供借鑒參考。
聚焦文旅融合,構建在地成果
在學術調研基礎上,支隊成員聚焦農文旅融合發展,關注“庭院經濟+研學”模式,與賽玉村聯合舉辦研學活動。孩子們在制作椰子糕的過程中體會了傳統美食的魅力,垂釣時學會了耐心與細心,在石磨的研磨聲中感悟了歷史的厚重。在一張張笑靨中,支隊成員看到了孩子們在生活田野上的歡笑與成長,亦看到了“庭院經濟+研學”這一模式未來發展的可行性。
開展研學活動。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赴海南澄邁支隊供圖
在與賽玉村、福山咖啡風情文化小鎮相關負責人的對話中,支隊成員意識到當地庭院經濟、農文旅未來發展對設計規劃的需求。文創組結合具體需求及澄邁自然與人文資源,提出了包括賽玉村牆繪設計、賽玉村果蔬包裝設計、福山咖啡文創設計及明信片設計在內的多項提案。支隊前往賽玉村開展牆繪繪制,為鄉村風貌增添一抹亮麗的色彩﹔積極與政府相關部門及企業開展對話,推動文創設計稿落地轉化。項目組的同學則編制《澄邁縣庭院經濟空間設計導則》,致力於在空間利用、環境優化、產業培育三個方面促進澄邁縣庭院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以人為本,推動長遠可持續發展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支隊成員關注鄉村振興中“人”的作用,並通過實際活動共繪人才振興的新篇章。支隊就“候鳥”人才開展調研。學術組走訪紅樹灣候鳥人才工作站、老城鎮社區發展協會候鳥人才工作站,並就有代表性的“候鳥”人才開展線上訪談,以問卷形式從多維度了解“‘候鳥’人才何以賦能社區治理”,產出相應學術報告。報告提出進一步拓寬候鳥人才工作站的定位、為“候鳥”人力資源開發提供政策法律保障等對策建議,以期進一步完善“候鳥”人才賦能鄉村社區治理的模式。
通過舉辦系列活動,支隊成員以實際行動為地方人才培育貢獻智慧。支隊在澄邁縣團委的支持下走進縣養老服務中心和博羅小學,為老人們送去了溫暖與關懷,也通過課堂為博羅小學的孩子們種下了法治與紅色的種子﹔開展“清心如玉,共賽未來”主題夏令營活動。圍繞“五育融合”設置系列課程助力賽玉村中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舉辦大學生返鄉創業交流會,通過分享經驗和交流看法,與會青年紛紛表示將積極探索創業道路,為家鄉的美好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為地方人才培育貢獻智慧。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赴海南澄邁支隊供圖
對話交流,譜寫校地合作新篇章
上述調研及活動的開展離不開澄邁縣政府的支持、清華大學與澄邁縣的合作交流。本次行前,支隊已與澄邁縣政府、永發鎮政府等單位密切對話溝通,深入了解地方需求以便設計調研主題﹔在地活動期間,支隊與澄邁縣政府開展校地座談會和成果匯報會,充分交流地方需求和在地成果產出﹔與澄邁縣旅文局、縣農業農村局等部門針對農文旅發展等內容開展座談訪談﹔於交通出行、飲食住宿等方面獲得澄邁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保障。
凝心聚力助力鄉村振興。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赴海南澄邁支隊供圖
田間地頭,潮起潮落中,每年寒暑假,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海南澄邁站皆會迎來一批學子。未來,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赴海南澄邁支隊將圍繞農文旅融合發展主題,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以青年智慧譜寫未來發展新篇章。(李學山、李怡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