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海南頻道>>海南新聞

展覽、藝術周、音樂會等特色文化活動輪番舉行

在海南,“藝”起遇見詩與遠方

記者 邱江華
2024年10月05日08:20 | 來源:海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在海南,“藝”起遇見詩與遠方

  齊白石、林則徐、張岳崧……從元代至近現代的多位名家書畫作品齊聚海口,涉及山水、人物、花鳥畫及書法、詩歌等。10月4日,省博物館人潮涌動,“盡攜書畫到天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書畫特展”正在舉辦。

  該展覽是首屆海口城市藝術周系列活動之一,作為首個以海南地區博物館館藏書畫為專題的特展,展覽匯集了來自省博物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省民族博物館的68件/組書畫文物精品,其中珍貴文物44件/組。

  “這次展覽很有特色,‘海南味’十足,有許多海南名家的作品。比如,定安人張岳崧的《南安書院碑記冊》、文昌人祝嘉的行書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詩軸等,特意過來看看,感受海南獨特的地域文化韻味。”海口市民李佳說。

  國慶假期,海南各地輪番舉行展覽、藝術周、音樂會等特色文化活動,不僅豐富了旅游的文化內涵,也為游客提供更多元化的旅游體驗,展現滿滿的“文藝范”。

  10月1日至10日,首屆海口城市藝術周在海口各大特色商業街區、景區(點)及公共文化場所舉行,多個國家一流院團、多位著名音樂家先后在省歌舞劇院、雲洞圖書館舉辦演奏開幕式、閉幕式和專場音樂會。

  此外,海口還在騎樓老街、萬綠園、世紀公園等公共場所上演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文化藝術活動,包括連續舉辦7天的世紀公園草坪音樂會等。

  在瓊海,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推出的“深藍寶藏——南海西北陸坡一二號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吸引了眾多觀眾參觀,這是沉睡在深海1500多米、歷經500多年的兩處沉船遺址出水文物首次公開亮相。該館還通過舉辦多場社會教育活動,如探秘深海裡的“裱花蛋糕”、跟著“深海勇士”去研學等,讓觀眾感受深海考古魅力。同時邀請沉船遺址深海考古調查項目相關負責人、展覽主辦單位專家實地導覽,講解展品背后的故事及其內涵。

  “很震撼,第一次看到這麼多藏於深海的文物,仿佛穿越時空與古人對話。”游客張樂樂感慨道,很慶幸這些文物得到了挖掘和保護,為后人了解歷史文化打開了一扇窗口。

  在三亞,2024三亞西島生態藝術節正如火如荼地展開。38名中外藝術家和40名村民參與藝術創作,通過攝影、繪畫、雕塑、陶瓷、紡織等形式,吸引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參與西島生態保護和修復。

  在“遇見敦煌光影藝術展·三亞站”現場,200余幅由藝術家重繪的敦煌石窟壁畫展出,以光影效果呈現,栩栩如生。“這裡能感受到文化的庄重,也能體會到藝術的多元融合。”游客鄭琦說。

  還有在屯昌舉辦的“街頭油畫展覽”“街頭大鼓展演”等多項文體活動,在昌江舉辦的2024年棋子灣大地藝術節,在五指山毛納村舉辦的火壺表演、篝火晚會、戲水活動、黎族歌舞巡演……各種特色文化活動火熱舉行,為各地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氣氛。

(責編:劉楊、潘惠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