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航線持續“上新” 瓊海世界“朋友圈”不斷擴大
博鰲機場:向國際空港進發

旅客正在博鰲機場排隊辦理登機手續。博鰲機場供圖
博鰲機場首條國際航線通航。博鰲機場供圖
10月26日中午,海南控股旗下海南機場集團所屬的瓊海博鰲國際機場(以下簡稱博鰲機場)又迎來一波國際出港航班高峰。仔細檢查護照有效期、簽証、入境証明等材料,熟練地貼上托運行李條,工作人員微笑著將証件和登機牌遞給即將前往馬來西亞吉隆坡的旅客,“安檢請往那裡走,旅途愉快。”
“之前在網上刷到過不少吉隆坡的視頻,吉隆坡作為馬來西亞的美食勝地,真的很吸引人,期待在那裡度過一個難忘的假期。”在候機大廳,來自瓊海的乘客鄒女士很開心,“有了直飛航班,從瓊海到吉隆坡隻需要3小時多一點,相對以前特地跑去其他機場來說方便多了。”
就在一個月前,博鰲機場開通了首條國際客運定期航線——“瓊海 吉隆坡”航線。這不僅標志著海南自由貿易港對外“空中橋梁”又多了一個重要節點,同時也意味著,瓊海正在加快成為海南東部航空樞紐中心。
啟航 一扇“新國門”在博鰲開啟
9月28日12時許,瓊海博鰲,一架由馬印航空執飛,搭載著102名旅客的B737-Max8客機引擎轟鳴,從遠處飛來。減速、滑行、停穩,它順利抵達博鰲機場。由此,我省第三個國際機場,從一紙藍圖變為現實。
即使已經在腦海中預演了無數遍,楊琪還是早早來到機場,作為海南博鰲機場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他期盼“新國門”開啟這一刻已經太久。
在楊琪看來,隨著這架飛機的落地,博鰲的“國際范兒”更濃了。
“國際范兒”直觀體現在博鰲機場名稱改變上。4月30日,經中國民用航空局批復,“瓊海博鰲機場”正式更名為“瓊海博鰲國際機場”。
增加“國際”二字,意味著博鰲機場的功能和定位進一步提升。楊琪說,升級為“國際”機場后,博鰲機場將更科學地運營國際(地區)航線,外航機組人員可按相關航空協議享受免簽入境等便利措施,有利於海南機場持續打造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航空樞紐﹔同時也將助力博鰲亞洲論壇實現“一地辦會”。
今年5月,博鰲機場成立了國際航線保障專班,第一時間組織人員前往美蘭機場和鳳凰機場進行學習,並將國際航線開通的各項工作倒排清單,逐項攻破。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博鰲機場摸索出一套符合自身發展情況的進出港流程,並完成了兩輪次的全要素演練。
與此同時,為了推動瓊海境外旅游、商貿及航空物流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提升瓊海民航事業發展水平,今年7月,瓊海出台《瓊海市鼓勵境外客運航線發展財政補貼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對新直飛境外定期航線航班及航空公司、包機企業等進行補貼。
“《辦法》推出后吸引了不少包機企業的目光,有近二十家企業前來聯系咨詢。”瓊海市商務局副局長嚴文澤表示,瓊海是著名的“華僑之鄉”,自古以來海南和馬來西亞兩地人員往來和經貿交流頻繁,從海南這片熱土走出去的在馬瓊裔僑胞達70多萬人,首條國際航線選擇飛往馬來西亞,希望能進一步便捷瓊裔華僑,助力兩地經貿往來和人文交流。
開通國際航線,只是起點。“我們的目標是搭建一條瓊海通往世界的‘空中走廊’。”楊琪透露,今年內,博鰲機場還將力爭開通第二條國際航線。
擴容 博鰲機場三期擴建項目加速推進
近日,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走進博鰲機場三期擴建項目建設現場,機器轟鳴聲此起彼伏,挖掘機、推土機忙碌作業,工人們頭戴安全帽,身著反光背心,在各自的崗位上緊張有序地工作著,一棟嶄新的航站樓已初見雛形。
博鰲機場三期擴建項目是我省重點項目。海南機場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陸軍介紹,項目主要建設內容是新建3.4萬平方米的T2航站樓、11萬平方米的停機坪(新增4個C類機位)以及站前停車場、場務及特種車輛維修用房、綜合倉庫、職工宿舍,配套建設消防救援、供水、供電等工程。
由於今年降雨較多,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施工進度。面對博鰲機場三期擴建項目建設“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的重重挑戰,博鰲機場三期項目現場指揮部根據海南控股和海南機場的全面部署和統籌指導,將任務目標逐項分解,緊密圍繞年度工作目標和推進計劃,深入梳理各階段任務,倒排工期,反復優化工期節點,合理穿插推進各項工序,正在穩步推進項目建設。
建設進度如期推進的背后,離不開瓊海的助力。
“我們為博鰲機場三期項目通過‘項目共建’方式辦理了基坑支護及土方開挖的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証,7個子項目當天受理、當天辦結、當天制証出証。”瓊海市營商環境建設局黨組成員符標泉說。
符標泉介紹,今年,瓊海市營商環境建設局優化審批流程,減少前置手續,由土地權屬單位與建設單位直接簽訂土地使用協議書,明確雙方職責后,開展極簡審批,為項目加速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証和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証,審批時限最多可壓縮約60天,同時,為項目提供“水電氣網視聯動報裝”,高效辦成辦好工程一件事。
入秋以來,項目建設進入關鍵期,超過420名建設者堅守項目一線。截至目前,航站樓工程已完成主體混凝土結構封頂,正在開展鋼結構施工,飛行區工程正在推進土方及地基處理施工,其他配套建設工程也在抓緊施工當中。
升級 博鰲機場臨空經濟規劃區呼之欲出
航空樞紐是國家和地區對外開放的窗口和全球產業體系的節點。飛機起降之間,彰顯交通之利,也帶來發展之力。
不久前,博鰲機場臨空經濟區獲海南省自然資源與規劃廳批復,規劃總用地面積561.28公頃,總體空間結構為“一心、一廊、五區”。“一心”是以機場航站樓及站前綜合體、商業服務為主的航空服務中心﹔“一廊”是沿與中原鎮和樂城連通的樂園路引導各類高附加值現代服務功能集聚,打造航空都市功能走廊﹔“五區”是機場發展區、航空運輸產業區、航空維修產業區、通航服務產業區以及遠景預留發展區。
“博鰲機場臨空經濟區重點發展航空貨運、航空維修、通航服務三大主導產業體系。”瓊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直屬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王芬介紹,博鰲機場及臨空經濟區有著自身資源優勢,首先是博鰲機場空域資源豐富,適合發展通用航空﹔其次是機場周邊產業空間充足、土地成本低,且對於公務機機位預留空間比較充足。此外,博鰲亞洲論壇和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兩大平台有著突出的國際影響力,將直接為博鰲機場帶來公務機及高端消費等相關衍生需求。
在通航服務產業方面,博鰲機場臨空經濟區近期目標為重點發展通用航空展示交易、航空培訓、低空運動旅游等業態,同時結合全省通用機場布局,積極謀劃省內貨運物流、及時配送、低空保障等業態。中遠期則結合區域公務機及高端消費需求,引入專業公務機基地,發展公務機基地維修、總部辦公和研發設計。
口岸開放,客流、物流、資金流匯聚。瓊海已經繪就一張張“作戰圖”,搶抓機遇,把來來往往的過境流量真正轉化為經濟增量。
據悉,未來瓊海將加快建設國際一流航空樞紐,持續推進博鰲機場周邊公路、生活設施等配套建設,加強臨空產業導入,釋放航空樞紐效能,助力自貿港東部地區崛起。
探路長空,博鰲機場靜待四海賓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