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海南頻道>>海南新聞

看,五指山這群發光發熱的“候鳥”人才

2024年12月12日22:30 |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五指山12月12日電 (記者李學山)“她們說,到了工作站,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樣的親切,我們也一樣,看到她們身體安好,真的很高興。”11月18日,五指山市鴻雁“候鳥”人才工作站副站長左興武在他當天的“工作手記”裡記述了一對“候鳥”夫婦、鴻雁志願者在戰勝疾病回到五指山后,第一件事就是到被她們視為“家”的工作站來看看的經過。

“她們拖著帶病的身子,說到‘家’裡來看看,讓我們從心裡感動”,他說,鴻雁候鳥人才工作站能夠廣大“候鳥”人才被當做自己的“家”,一方面源自大家對工作站的信任,另一方面則和五指山對“候鳥”人才工作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鴻雁候鳥人才工作站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五指山市委組織部供圖

2010年,在原單位退休后,左興武從黑龍江來到了海南五指山市,原本可以享受平靜的退休生活,但天生一副熱心腸的他卻閑不下來,一直盡自己所能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做志願者、做公益、捐款捐物……在這過程中,左興武也認識了很多有愛心的“候鳥”群體,“既然大家都有這個意願,不妨試試組建一個團隊?”2017年11月,左興武和大家一起組建了五指山市鴻雁愛心志願者協會,從黑龍江,新疆到內蒙古,來自各地的“候鳥”人才紛紛加入。

在五指山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2018年,以鴻雁愛心志願者協會為基礎的五指山市鴻雁“候鳥”人才工作站挂牌成立。同樣來自黑龍江的張潔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參與人才工作站的工作。她告訴記者,在接觸到左興武后,她就被這位老大哥的干事熱情所感染:“人家都這麼大年紀了,還這麼熱心,我覺得自己也應該出把力。”

鴻雁候鳥工作站黨支部在討論工作。五指山市委組織部供圖

在擔任鴻雁“候鳥”人才工作站辦公室主任后,發動“候鳥”黨員參與黨建活動等任務就成了張潔的家常便飯。左興武說,五年多來工作站累計開展座談會、視頻會、網絡學習、網絡征文、網上讀書會等各類活動400余場次,同時還組織開展送教上門、走訪慰問、紅色研學等主題黨日活動90余次,這些活動背后都離不開張潔跑前跑后的的忙碌和付出。

“我覺得在這裡找到了可以讓自己釋放能量的好平台。”張潔說,五指山對於“候鳥”人才工作十分重視,經常在重陽節、春節等時間節點組織“候鳥”人才座談,深入了解“候鳥”人才所需、所盼、所想,聽取建議解決困難,極大地激發了“候鳥”老人對“第二故鄉”的歸屬感,紛紛建言獻策,出錢出力,努力為五指山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鴻雁候鳥人才工作站負責人在討論工作。人民網記者 李學山攝

目前,鴻雁“候鳥”人才工作站登記的“候鳥”已有600多名,涵蓋教育、衛生、水利、文化、管理等領域,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熱心公益,樂於助人。左興武說,以工作站開展的“鴻雁匯智助學”工作為例,鴻雁志願者六年來共扶助五指山貧困學生60多名,捐贈助學資金達60多萬元,有40多名同學完成高中學業或考上了大學。目前,鴻雁志願者仍在資助的初高中學生23人、大學生4人。參與助學的鴻雁志願者閆文英、趙秀芝年紀均已近90歲, 他們的愛心鼓勵著五指山的孩子們更加努力學習,也為五指山的“候鳥”老人做出了榜樣。

“2006年,我來到五指山,看到這兒還是相對比較落后,我就想,要想改變貧窮,必須從教育入手,必須讓大家提高知識水平,所以我就想助學。”17年前,70多歲的閆文英跟隨老伴兒的足跡來到了五指山,她原本只是計劃到這裡安享晚年,沒想到,這一來就再也不想離開了。讓她留在這兒的,不僅僅是五指山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更是一位老黨員想要發揮余熱,繼續奉獻的精神。

盡管退休金並不高,但閆文英仍克服困難資助了7名學生,並號召幾十位志願者與她一起制作數字油畫、布貼畫等手工藝品用於義賣,將義賣所得資金補貼資助學生,保証受助學生每人每月300元助學費從未間斷。

在鴻雁候鳥人才工作站,還有很多像閆文英這樣的“候鳥”,用自己的愛和奉獻溫暖著五指山這座山城。

鴻雁志願者在輔導學生。五指山市委組織部供圖

除了積極捐款參與助學行動外,志願者們還不辭辛苦地到基層和學生、群眾交流,鼓勵他們向善向美。在水滿鄉,周雯以“志存高遠,砥礪前行”為主題,深入淺出、循循善誘進行輔導,還舉了許多生動貼切的案例,讓大家能深刻感受“家長多一些關愛孩子,孩子多一些理解父母”的意義,激勵同學們懷揣夢想,努力奮斗、刻苦學習,不斷提升自己,努力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棟梁之材。在毛陽鎮,志願者單耀忠為毛陽鎮鄉親們講“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故事,受到鄉親們的歡迎。

鴻雁志願者在教孩子們學習書法。五指山市委組織部供圖

這些志願者說,有機會與鄉親們面對面交流,也是”候鳥“志願者了解“第二故鄉”,走近鄉親、為鄉親們服務的好機會。

此外,工作站近年來堅持“項目落地+產業引進+人才使用”引才模式,推動重點企業等機構開展項目合作,積極推廣無農藥殘留科技產品的應用實驗,建立無農藥殘留示范農場,為做好五指山市乃至海南全省無農藥殘留蔬菜種植示范推廣打下基礎。

鴻雁志願者下鄉開展青少年思想講座。五指山市委組織部供圖

“候鳥”們把五指山當作自己的“第二故鄉”,五指山也把“候鳥”們當作“自家人”對待。

左興武說,在五指山市委的特別關注下,2021年,他還被選為黨代表參加了五指山市第五次黨代會:“這對一名退休黨員來說真的是無上榮耀。”

與此同時,鴻雁“候鳥”人才工作站也是屢獲榮譽,2021年以來,工作站1名“候鳥”黨員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和全省道德模范稱號﹔1名“候鳥”黨員榮獲海南省“兩新”組織“優秀共產黨員”稱號﹔1個“候鳥”黨支部榮獲五指山市“先進黨支部”﹔工作站獲“全省先進社會團體”榮譽稱號﹔2023年,工作站連續第四年在全省“候鳥”人才工作績效考核考評中被評為“優秀”等次。

左興武說,下一步工作站將繼續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發揮“候鳥”人才工作站團結、橋梁和帶動作用,挖掘和號召更多的“候鳥”人才,努力為五指山市各項事業的發展發光發熱。

一個城市的發展,離不開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候鳥”人才作為一種特殊的人才資源,正在成為倍受五指山市委、市政府關注和引進的對象。五指山市委組織部、市委人才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五指山市自2020年創新啟動“鴻雁匯智”工程以來,持續建立完善鴻雁智庫,積極發揮五指山候鳥人才工作站橋梁紐帶作用,用好用活候鳥人才,並吸引了胡大一、凌鋒等一批來自全國各地醫療、教育、文化等重點領域的優秀候鳥人才,採取專家門診、教育培訓、顧問指導、項目合作、志願服務等方式發揮作用上萬人次,激勵著“鴻雁”們為五指山經濟社會發展和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匯智聚力。

(責編:劉瀚濤、席秀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