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為民辦實事,件件有結果 海南發布2024年10項省級民生實事項目落實清單

2024年12月27日11:29 |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海口12月27日電 (記者李學山)12月27日,海南省新聞辦舉辦2024年10項省級民生實事項目落實情況新聞發布會,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張華偉在會上表示,在各方面的廣泛參與和共同努力下,這10項省級民生實事項目均已如期完成。

據悉,2024年,海南省政府精心策劃並全力推進經省人大票決產生的10項省級民生實事項目,涵蓋了教育、醫療、交通、養老等多個領域,旨在大力推動政府為民辦實事工作貼近民意、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一年來,海南省委、省政府堅持頂層設計、高位推動,省主要領導多次作出指示批示,督促項目加快實施、高質量實施,並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聽取項目進展情況,解決存在的問題。海南省人大常委會將項目實施列入年度監督計劃,通過聽取專題匯報、召開工作協調會、組織代表視察、實地調研暗訪、開展項目滿意度測評等方式,對項目建設進度、工作質量、運行成效等方面給予了有力有效的監督支持。省政府各分管副省長通過召開項目調度會和實地調研,部署推進項目建設。各牽頭廳局和市縣政府多措並舉,壓實責任,全力沖刺,確保項目如期完成。

第一項,免費接種乙肝疫苗。目標是為全省未接種乙肝疫苗或無乙肝保護性抗體的20—40歲人群免費接種乙肝疫苗,全年預計接種人數15萬人。

截至目前,共有15.93萬人完成第1針疫苗接種,完成率106.2%﹔14.63萬人完成第2針疫苗接種,完成率91.85%,超額完成>80%的目標﹔10.6萬人完成第3針疫苗接種,完成率66.57%,超額完成>40%的目標。該項目增強了我省20-40歲人群對乙肝病毒的免疫力,提升了人群免疫屏障,減少了乙肝病毒感染幾率。

第二項,增加嬰幼兒托育托位數量。目標是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鼓勵社會機構、用人單位及公辦幼兒園參與0—3歲幼兒托育服務建設,全年實現新增托位數6250個。

截至目前,全省6250個托位已全部完成建設和驗收,完成率100%。該項目的實施是促進我省人口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體現了省委、省政府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的決心。隨著新增加的6250個托育托位的投入使用,我省每千人口托位數達到4個,基本完成國家階段性任務目標,托育服務工作成效顯著。

第三項,關愛困難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救助計劃。目標是為確診“兩癌”或癌前病變的城鄉困難婦女發放治療救助金。

年初,省婦聯計劃為768名確診“兩癌”或癌前病變的困難婦女發放治療救助金1520.2萬元,病種覆蓋宮頸癌、乳腺癌、宮頸癌前病變和乳腺癌前病變。截至目前,共救助774人,完成率100.78%。該項目實現了救助關口前移,把婦女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納入黨委政府“民生實事”,變成服務婦女群眾的“暖心事”“放心事”,大大提升了政府在社會救助領域的公信力。我省是全國首個實施該救助舉措的省份,通過項目實施,幫助困難患病婦女有效解決治療和康復的資金問題,引導患病婦女及家庭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大大提高了婦女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提升了海南老百姓的健康福利和我省人均預期壽命,體現了更高水平的健康島的“更普惠更公平”的特征。

第四項,公辦中小學教室(功能室)空調配置。目標是為不少於200所公辦中小學7000間以上教室(功能室)完成空調安裝,並對相關學校實施線路改造和電力擴容。

截至目前,共完成387所公辦中小學10754間教室(功能室)空調安裝及相關電力擴容和線路改造任務,完成率154%。海南省自2020年起持續推進公辦中小學教室(功能室)空調配置項目,5年來,累計投入資金9.38億元,總共為全省694所學校的2.35萬間教室(功能室)配置了空調,並完成相應的線路改造和電力擴容,惠及中小學生超過70萬人,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全省公辦中小學教室空調配置基本全覆蓋,為廣大中小學生提供了舒適的學習環境。

第五項,改善農村出行條件。目標是全省實施農村公路漫水橋及四五類橋梁改造116座,其中漫水橋43座、四五類橋梁73座。全省實施約790公裡農村公路交通安全設施精細化提升工程,增設和完善公路安全設施。

截至目前,116座農村公路漫水橋及四五類橋梁改造已全部完工,完成率100%,並全部實現通車﹔794公裡(35個項目)農村公路交通安全設施精細化提升工程也全部完工,完成率100%。該項目惠及全省18個市縣120個鄉鎮50萬余人,消除農村公路116座漫水橋及危橋,提升改善794公裡農村公路交通安全設施,有效解決了一大批農村公路漫水橋、危橋及安全設施不完善的問題,進一步提升了農村公路安全保障能力水平,也為海南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自由貿易港提供了有力支撐。

第六項,0—6歲孤獨症譜系障礙兒童數字療法干預。目標是為不少於1000名0—6歲確診為孤獨症譜系障礙及發育遲緩的兒童提供數字干預康復服務。

截至目前,已為1171名0-6歲孤獨症譜系障礙兒童開展數字療法干預,完成率117.1%。這1171名孤獨症譜系障礙或發育遲緩的兒童通過數字療法干預,在語言理解、感知思維、數概念、學業轉銜等4個方面,共習得認知目標數26.88萬個,平均每名兒童習得230個新的認知目標,有效提升了患兒的認知能力。

第七項,免費殘疾評定和發放困難家庭殘疾兒童康復訓練生活補助。目標是對我省戶籍人員在指定的醫院、專業醫療機構實行免費殘疾評定,並為在省內殘疾兒童康復項目備案機構訓練的困難家庭0—6歲殘疾兒童發放生活補助。

年初,省殘聯計劃為9133人開展免費殘疾評定,為391名困難家庭殘疾兒童發放生活補助。截至目前,已為11946人免費進行評定並辦理殘疾人証,完成率130%﹔已為495名困難家庭殘疾兒童發放補助,完成率127%。該項目完善了殘疾人社會保障和服務體系,減輕殘疾人辦証過程中的生活負擔,大量困難家庭殘疾兒童獲得了必要的康復訓練和生活補助,有效提升了生活質量和康復效果。有助於殘疾兒童在身體、智力、情感等方面的全面發展,減輕了其家庭的經濟負擔,讓殘疾人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格外關心和關注。

第八項,精神障礙患者社區康復服務。目標是為全省不少於2000名精神障礙患者免費提供服藥訓練、預防復發訓練等康復服務,幫助精神障礙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截至目前,共為4664名精神障礙患者免費提供服藥訓練、預防復發訓練24萬人次,完成率233%。該項目康復服務覆蓋范圍從50個鄉鎮(街道)延伸到119個鄉鎮(街道),讓更多患者得到康復服務。通過開展服藥訓練,預防復發訓練等康復服務,實現自主服藥2712人,生活自我管理2494人,邊康復邊就業833人,服務成果初見成效。

第九項,戶外勞動者服務站(工會驛站)建設。目標是通過“自建+共建”的方式,全省新建200家戶外勞動者服務站(工會驛站),解決戶外勞動者“熱飯難、喝水難、休息難、如廁難”等問題。

截至目前,全省共建設完成工會驛站334家,完成率167%。該項目為戶外勞動者提供常態化便民服務,開展“工會送清涼 防暑保安康”活動481場次,為12萬余名堅守崗位的勞動者撐起“清涼傘”,形成戶外勞動者民生服務網。共建成60個24小時智能化驛站,為網約車司機等戶外勞動者筑起“溫馨港灣”,形成戶外勞動者民生幸福網。積極推動維權服務平台逐步延伸到工會驛站,將職工維權服務“窗口”前移,拓展就業援助、勞動者權益保護等服務內容,累計開展維權服務活動395場次,暢通戶外勞動者維權渠道,形成戶外勞動者維權服務網。

第十項,老年幸福餐桌。目標是依托各類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單位食堂、社會餐飲企業等,支持市縣打造82家老年食堂。

截至目前,全省已投入運營老年食堂118家,完成率144%。該項目解決了老年人就餐難問題,累計服務約50萬人次,整體滿意度達90.49%。讓老年人在享受可口飯菜的同時,為老年人提供一個交流空間,走出家門、走進社會,享受豐富多彩的社區文化生活,進一步增強其幸福感和獲得感。

此外,張華偉表示,根據民生實事項目票決制工作流程,2025年省級民生實事項目遴選工作已於今年7月份正式啟動,已經從省人大代表、省直部門、社會公眾三個渠道共征集意見建議 192 個,匯總形成可論証建議 67 個,部門評估論証反饋的項目32個。之后,根據海南省人大反饋意見,省政府專題研究后形成推薦建議候選項目15個,12月20日省委常委會審議后進一步確定將12個候選項目提請省七屆人大四次會議進行票決。待省人大按程序票決后,將及時向社會公開發布2025年10項省級民生實事項目。

(責編:蔣成柳、席秀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