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海南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即將通車

2024年12月29日08:14 | 來源:海南日報
小字號

這是一條民生路,全長466公裡,越過崇山峻嶺,連接小鎮村庄,破堵點、擴小道、提品質,暢通出行﹔

這是一條旅游路,途經陵水、保亭、三亞、樂東、東方、昌江、白沙、儋州、瓊中等9個市縣,串聯起沿線自然人文風景﹔

這是一條生態路,環繞著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項目建設嚴格遵循造價服從生態的原則,全面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讓綠色成為旅游公路的底色……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從省交通運輸廳獲悉,海南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項目計劃於12月29日開放通車,屆時將與海南環島旅游公路一同成為海南旅游公路的“黃金搭檔”:一條是依山“內環”,一條是濱海“外環”,海南山海美景實現相連,為加快海南全域旅游發展再添新動能,助推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和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開啟新篇章。

從有路走到走好路——

家門口樂享“民生路”

蒼翠林海,風吹山谷,薄霧繚繞,一座“雲上之橋”若隱若現——這裡是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保文嶺大橋。

“山路變柏油路,通行4小時變半小時。”中交一公局廈門公司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3標段負責人馬金武說,一年前,這裡還是原始的山間便道,山兩頭的村民若想來往,隻能翻山越嶺,耗時很長。如今,村民騎著“小電驢”穿過這段路,隻需30分鐘,開車僅需10來分鐘。

從有路走到走好路,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不單減少了出行時間,更加快了發展速度。

展閱海南島地圖,東西南北中,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主體處於中部山區,相對其他四個區域,這片區域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短板仍待補齊。

“我們恪守的初心,就是全心全意為鄉親們建一條便捷暢通的‘暖心路’。”省路橋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鐘世祥說,作為業主單位,該企業“選配最強的項目管理團隊、集聚最優的施工建設資源、推行最高效精細的全過程管理體系”,舉全集團之力按時保質打通“民生路”,鋪就“民心路”。

在三亞,中交一公局廈門公司施工作業時面臨著無水、無電、無網等難題。在當地村民的支持下,項目部打通施工便道,啃下施工“硬骨頭”﹔在白沙,海南路橋工程公司的建設者分段開展“保通式施工”,沿線村民全力配合交通導改,超26公裡的施工標段快速推進﹔在保亭,受益於良好的村企關系,中交一公局施工人員高效完成途經響水鎮、毛感鄉的16公裡公路瀝青路面攤鋪,提前半個月達到通車條件……

“鄉親們的認可,是我們最大的動力。”承建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9標段的海南路橋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小軍說,公司將黨支部建在項目一線,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攻堅克難,確保如期高質量建成通車。

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多方聯動齊推進,全長466公裡的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順利建成。

從綠到更綠——

全方位保障“生態路”

沿著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駕車駛入白沙黎族自治縣青鬆鄉打鬆村,一棵矗立路旁的古樹映入眼帘,它撐起的巨大綠色“傘蓋”,遮陽擋雨,留下清涼。

現場巡護古樹,中交三航局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8標段項目部黨支部書記楊健說,去年他到這裡,一眼就認出了這棵樹齡超140年的黃葛樹。不過,當時古樹有些“煩惱”——使用多年的水泥硬化路面緊貼樹身,許多樹根被壓在硬化路下,川流不息的車流和它缺少“安全距離”。

如何為古樹解憂?楊健和同事幾番調研,決定更改公路設計方案,棄用老路、選擇新路線,為古樹生長騰出更寬敞空間。在施工時,安排安全環保專員輪流值守,隨時隨地監控古樹四周施工情況,為古樹“站崗放哨”。如今,古樹旁立著一塊告示牌,十分醒目。

從綠到更綠。在環熱旅游公路建設者的精心呵護下,公路建設實行“一樹一策”,沿線一棵棵古樹枝繁葉茂,保持勃勃生機。

“項目建設全過程,生態始終站‘C位’。”作為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項目業主單位代表,海南公路項目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鄧勁鬆全程參與推動項目設計建設。他表示,從設計到建設的整個過程中,項目將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工程建設全過程,始終遵循造價服從生態的原則。

這些環保舉措,早已刻入項目建設“基因”:選線,最大限度對既有道路進行改造利用﹔堅持生態性、地域性、低干預、低維護,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對敏感因素的避讓﹔因地制宜、隨坡就勢,禁止大填大挖,採用柔性面板護坡替代傳統的挂網噴播和圬工結構的護坡,改善綠化環境﹔項目地形地貌起伏較大,採用泡沫輕質土路基替代傳統的高填方,節約用地、保護環境……

鄧勁鬆說,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項目廣大建設者將生態融入施工全過程,全面投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厚植生態底色,釋放生態紅利,推動綠色發展。

聚共識、見行動。開工以來,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項目全體參建單位始終致力建設“生態路”,持續提高公路“含綠量”,以務實舉措踐行“國之大者”,助推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從各美其美到美美與共——

助力完善全域旅游新格局

數次自駕游海南,資深旅游博主王浩軒對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很熟悉。在他看來,這裡是綠色的“物種天堂”,自然景色讓人驚艷,民俗風情更是令人著迷,“遺憾的是雨林太大,景點太分散,路著實難走。”

確實,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很大:公園總面積4269平方公裡,約佔海南島陸域國土面積的1/8,是我國分布最集中、類型最多樣、保存最完好、連片面積最大的大陸性島嶼型熱帶雨林。

在這裡,雖然各等級公路交錯延伸,但是,始終缺一條路能將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鸚哥嶺等7個遼闊片區有機串聯起來。

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通車后,可以讓深藏閨中的雨林秘境,得以更加便捷、更加開放地展現在游客面前。

跟著公路去旅行,一份全新的“旅游攻略”已在王浩軒的規劃中。據統計,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新改建段途經保亭呀諾達雨林文化旅游區、保亭檳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區等眾多景區,九架嶺等36處自然景觀分布在沿線9市縣,沿路段落主題突出、旅游特色鮮明。

看熱帶風光走廊——這一段落地形平緩,沿途可見大量農田與椰林、檳榔、芒果等。道路兩旁沿用當地現有樹種,不破壞當地農田資源,保護現有果樹,形成獨具特色的熱帶田園景觀。

看水庫風情畫廊——這一段落地形豐富多樣,公路沿水庫布設,道路一側為山體,另一側為江水,車輛仿佛穿梭在水墨畫中。

看黎俗文化長廊——這一段落經過樂東、昌江、白沙、瓊中、保亭等民族風情旅游區,以保護當地黎族、苗族村落為主,體現民俗文化魅力。

越山向海,海南旅游公路雙環“黃金搭檔”遙相呼應、互動成勢:“內環”為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466公裡欣賞青山綠水間的“旅行寶藏”﹔“外環”為海南環島旅游公路,988公裡品味碧海藍天、椰風海韻。海南正推動“兩環”聯動,拓展路衍經濟,精心用好這兩條串聯全島眾多美景和資源的“珍珠項鏈”,努力打造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的“金字招牌”。

旅游公路保持持續“進階”狀態。讓人倍感期待的是,目前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還處於比較初級的1.0版本,海南還將持續把其提升更新到2.0甚至更高的版本,以滿足群眾更加豐富多元的旅游出行需求。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旅游公路串珠成鏈,一路生花,不斷完善全域旅游格局,向新而行,未來可期。(曹馬志)

(責編:劉瀚濤、潘惠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