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海南建立“產業投資經濟”三張地圖 

2024年12月30日22:26 |
小字號

增強資源要素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提高協同性和匹配度,海南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會同海南測繪地理信息局依托省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建立“產業投資經濟”三張地圖,主要用於招商引資、項目選址策劃、投資項目全周期管理、輔助決策等。

建設產業地圖,服務項目招引和選址策劃。該版塊梳理了全省規劃產業用地用海空間,設“產業空間”和“產業園區”兩個子板塊。“產業空間”包括“規劃產業空間(規劃產業用地和規劃產業用海)”“存量建設用地”“土地超市(淨地和淨海)”三大類﹔“產業園區”包括“園區產業”“園區控規”和“土地招商”三部分。其中,“園區產業”針對全省13個自貿港重點園區、13個省級園區、2個市縣級園區,從空間落位、功能劃分和園區政策三個方面進行展示﹔“園區控規”結合園區產業主導方向進行統計,著重分析園區主導產業規劃用地和剩余規劃用地“有多少、在哪裡”的問題﹔“土地招商”則將園區土地超市上架地塊進行展示,提供“淨地”規劃條件、位置信息查看,為招商引資提供便利。

建設投資地圖,服務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針對投資項目建設全過程,該版塊梳理了項目賦碼、項目立項、用地預審與選址等12個重點環節和資源要素保障率、開工率、財政資金支出進度和投資完成率等4個項目進度跟蹤關鍵指標。項目庫內容包括重大項目、專項債項目和超長期國債項目,通過投資地圖版塊可查看項目各階段辦理情況,並對已完成、未完成的環節分別進行提示。

建設經濟地圖,對市縣經濟運行指標與資源利用強度進行“畫像”。該版塊圍繞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和財政收入三大核心指標與土地要素使用情況進行分析,並細化不同產業、行業資源利用效率,對於重點行業對接微觀業務管理數據,可為下一步土地要素資源保障提供參考。同時,通過對市縣經濟運行指標與資源利用強度進行“畫像”,全面掌握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狀況及集約利用潛力,為科學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提供科學依據。

“建立‘產業投資經濟’三張地圖,通過全面梳理國土空間規劃中的各類產業用地用海空間以及已辦理用地審批手續的存量建設用地,可進一步提升產業發展與空間資源的匹配度。”海南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有關負責人表示,三張地圖實現多部門信息互聯互通,建立從項目賦碼、要素審批保障到開竣工全過程協同推進機制,可及時動態掌握項目審批和建設進度,有效提高投資項目要素保障效能,“此外,三張地圖還通過信息化手段,將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和財政收入等三大核心經濟指標位置化、空間化,在此基礎上對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現狀進行分析,有助於引導資源向優勢地區、優勢產業配置,提升要素配置的精准性。”

下一步,海南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將加強系統集成,深化產業投資經濟地圖開發,加大與統計數據互聯互通,推動地圖數據實時化、動態化更新,並在開展自然資源批后監管供后監管“百日行動”基礎上,將梳理出批而未供土地、已供未閑置土地、閑置土地三類土地及已批用海數據導入產業地圖,實行全生命周期跟蹤。同時,聚焦為產業和園區發展服務,在充分與相關主管廳局深度對接的基礎上,圍繞不同行業、產業加大數據共享和集成,派生招商圖層、交通圖層等相關圖層,支撐不同行業、產業招商及服務管理。 (海南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 尹建軍、盧勇輝)

(責編:符小葉、席秀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