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已建成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218個
實現市縣鄉鎮全覆蓋
目前我省已建成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19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218個,實現全省市縣、鄉鎮全覆蓋。這是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在1月8日舉行的2025年海南省“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座談會上了解到的。
座談會邀請到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相關職能單位與各領域青年代表80名,就我省未成年人“全方位”保護問題進行交流討論,並就“未成年人‘全方位’保護機制構建與實踐”的調研工作情況進行了通報。
通報顯示,“十四五”期間,我省關於未成年人保護機制的制度建設成果頗豐。2021年9月,省人大常委會公布《海南省未成年人保護和預防犯罪規定》並出台多項地方性法規及相關政策文件,涵蓋家庭、學校、社會、司法等多方面,為相關工作開展提供依據。同時,省委辦公廳印發《海南省未成年人“護苗”專項行動方案》,各部門積極響應並部署推進相關工作。
護苗工作體系建設方面,我省已經建立健全省市縣護苗聯席會議機制,探索構建起“四防行動”+“五所專門學校”+“六類未成年人包保幫扶機制”+“一套信息管理系統”的“4561”工作體系,涉未成年人違法犯罪高發勢頭得到遏制,多項指標同比下降,具有海南特色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樣板逐漸形成。
服務機制方面,各級團組織、各級婦聯構建起12355青少年服務台、媽媽訓教團等未成年人保護品牌﹔針對六類特定未成年人群體,護苗專項行動探索“包保幫扶機制”,從加強排查摸底等方面提高幫扶機制的精細化程度,做到因人幫教﹔樂東黎族自治縣探索建立“四訪”“五幫”工作機制,得到復制推廣、轉化落地。
實踐探索方面,我省依托儋州、陵水兩地“護苗”驛站試點經驗,在各市縣有序鋪開集未成年人困境救助、關愛幫護、矯治糾偏、心理輔導、法治教育、家長課堂等服務為一體的驛站建設。另一方面,孤困兒童關愛保護實現陣地和服務全面覆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