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黎華錦簇——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保護成就展”開展

多彩非遺“織出”獨特年味

記者劉曉惠 實習生王子涵
2025年01月26日07:48 | 來源:海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多彩非遺“織出”獨特年味

1月23日,“黎華錦簇——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保護成就展”在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海南省文化館1樓臨展廳)開展。本次展覽將持續至3月2日,為觀眾呈獻一場非遺盛宴,為首個“非遺版”春節增添“非遺年味”。

展覽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主辦,從歷史脈絡、技藝特點、保護實踐和創新發展四個方面對黎錦技藝進行了深入系統的展示。

本次展覽曾於2024年12月在北京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展出,是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成功轉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后“首秀”。此次展覽“回娘家”,特別體現了黎錦技藝在外交部海南自由貿易港全球推介活動中展示的相關內容。

此次展覽不僅展出黎族腰織機、彈棉弓、繞線器等黎錦紡染織繡工具,還展出多件黎族五大方言區的黎錦服飾,如賽方言傳統女子服飾、美孚方言女子上衣等,為觀眾介紹不同方言的服飾區別。現場還有非遺傳承人演示制作黎錦服飾環節,多位非遺傳承人、土生土長的黎族織娘們展示著紡、染、織、繡技藝。

開幕當天,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劉香蘭工作室、南海航道更路經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王書保工作室揭牌,這是海南省文化館(海南省非遺保護中心)設立的第一批海文名家工作室,第二批海文名家工作室已經在緊張籌備中。春節期間,海文名家工作室將持續開展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活態展演和黎族歌舞表演活動,市民游客可以進館參觀、觀看。

展覽還展出多種創新的黎錦文創產品、黎錦時尚服飾,展示黎錦鮮活的生命力﹔設置了互動體驗區,讓參觀者可以親手觸摸黎錦的質感﹔以圖文、實物展覽的方式,展示海南省“非遺進校園”、各大高校傳承發展黎錦技藝、市縣傳統工藝工作站、9個市縣黎錦保護等非遺保護工作成效。

2009年10月,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經過15年的保護傳承和發展,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2024年12月,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十九屆常會審議通過,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從急需保護的非遺名錄轉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品名錄。

2009年以來,為了有效保護黎錦技藝,我省保亭、白沙、陵水先后出台了保護條例,並發布了《海南省非遺保護規定》等法律法規文件,對包括黎錦技藝在內的非遺項目進行立法保護。近年來,海南開展了“錦繡世界文化周”系列活動,還搭建了黎錦設計師設計服務平台,推動黎錦技藝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將繼續加大對黎錦技藝的保護實踐積累,不斷擴大創新成果應用范圍,讓海南非遺這座文化寶庫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綻放新光彩。

(責編:蔣成柳、潘惠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