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海南省中小學“課間15分鐘”新規施行首日,記者實地探訪——

課間休息怎麼用?做什麼?

張琬茜 李夢楠 黨超峰
2025年02月18日08:15 | 來源:海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課間休息怎麼用?做什麼?

  隨著下課鈴聲響起,海口市長彤學校的操場上一片歡騰。跑操、跳繩、踢毽子……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教室走廊上,不少學生或談笑,或遠眺,狀態十分放鬆。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從2025年春季學期開始,全省義務教育學校課間休息時間調整為不少於15分鐘,每天至少安排一次30分鐘的大課間,確保學生每天綜合活動時間不少於2小時。調整緩沖期為一個學期,各地各校結合實際逐步落實優化安排。

  課間延長、綜合體育活動時間增加,將給校園帶來哪些變化?課間15分鐘能做什麼?如何確保政策切實有效落地?開學首日,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走訪多校。

  “多的5分鐘”從哪來?

  盤活存量 優化作息表

  學校一天的課表安排很緊湊,多出來的5分鐘從哪來呢?

  記者發現,不少學校進行整體統籌優化,仔細盤活存量,為課間延長“搶”出時間。

  “我們主要從大課間的時長裡優化調整。”三亞市吉陽區丹州小學副校長周珍介紹,這種相對“無痕”的調配方式,既不會讓孩子明顯感覺長時段休息時間被壓縮,又能緩解小課間的匆忙。

  “經過優化調整,課程設置和每節課的時長未因課間活動時間的延長而改變。”海口市濱海第九小學教務處主任程達蓮表示。

  針對課間15分鐘的調整,不少家長也表示擔憂:玩樂的時間變多了,會影響學習嗎?

  對此,海南中學府城校區初中部教務科主任陳智紅介紹,在課程設計上,該校已優化課時銜接、調整教學節奏,例如將部分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交替安排,減少連續高強度學習的疲勞感。

  “加長版”課間怎麼玩?

  動靜相宜 活動更豐富

  走廊上,孩子們倚著欄杆遠眺﹔空地上,有同學組隊玩起跳格子、踢毽子﹔室外活動區域,各種球類上下翻飛﹔教室裡,魔方、華容道、圍棋等各種休閑游戲益智健腦……課間15分鐘如何安排?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個性化方案。

  在臨高縣博文學校,空地上的彩色格子、趣味圓圈隨處可見。“孩子們一下課就喜歡到這兒來玩跳房子、蘿卜蹲等游戲,既有趣味性,也能進行體育運動。”臨高縣博文學校校長李俊杰告訴記者,該校計劃在校道、長廊等區域設置文化展板,融合中國傳統文化等內容,讓學生在課間活動期間沉浸式領略文化魅力。

  三亞市吉陽區丹州小學則為每個班級設置了圖書角,同時增加音樂、美術、體育等學科相關器材的預算,讓孩子有更多選擇。

  海口市靈山中學則將大課間活動安排在早讀和第一節課之間的休息時間,考慮到學校改擴建后組織學生集體到操場活動的時間較長,該校特意延長5分鐘時間。該校德育處主任張翎介紹,學校針對新規定進行了作息時間調整,既保証上午大課間活動,也兼顧到課堂學習時間。

  新規如何進一步落實?

  建立機制 安全有保障

  “課間時長小調整,事關孩子身心健康大變革,重點在落實。”海南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副院長董前程表示,學校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實際需求,合理規劃作息時間,加強安全教育,促進家校溝通,確保“課間15分鐘”真正落地。

  採訪中,“戶外安全運動如何保障”是不少家長關心的問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許多學校也考慮到這個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海口實驗學校體育教研組長陳靜介紹,該校按照不同年級劃分了不同區域,有組織地開展體育活動。每塊區域都會安排專職體育教師進行安全監督管理。

  三亞市吉陽區丹州小學在每個年級增設課間監管的崗位,專人專項保障學生課間活動的秩序與安全。同時,安排專人進行監管,遇到老師拖堂的情況會及時進行提醒。

  “我們還將充分發揮家校聯動機制,加強家校溝通,收集家長反饋,根據實際需求動態調整安排。”陳智紅表示。

(責編:蔣成柳、潘惠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