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觀察手記:全國兩會激蕩自貿港奮進強音

2025年03月09日08:44 |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3月9日電 (記者毛雷)七載光陰,於孩童是蹣跚學步到朝氣蓬勃的成長飛躍﹔於海南自貿港,則是從“順利開局”到“成型起勢”的戰略跨越。站在2025年封關運作決戰之年的歷史節點,透過海南代表團開放日這扇窗口,一個更具國際競爭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正以昂揚姿態向世界展露鋒芒。

看優勢:“三度一色”+“五向圖強”

“一個地方的高質量發展,取決於現代化產業體系。”海南代表團團長、省委書記馮飛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開門見山。

馮飛從資源稟賦、政策制度、地緣優勢、產業發展的方向性和大趨勢四個維度,描繪出海南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定位。

“具體而言,近年來海南聚焦發展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熱帶特色高效農業這四個主導產業。”馮飛用一組數據給出有力証明:2024年四大主導產業佔GDP的比例達到67%,和2018年相比,提高了14個百分點。

在今年的開放日,馮飛再提海南“三度一色”(氣候溫度、海洋深度、地理緯度、綠色生態)的比較優勢和“五向圖強”(“向種圖強、向海圖強、向天圖強、向綠圖強、向數圖強”)的具體路徑。

“去年種業產值增速達到47%”“再造一個‘海上海南’”“努力打造千億級的商業航天產業集群”“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海南發展的最強優勢和最大本錢”……馮飛的回答有數據、有比喻、有路徑、有態度。

值得注意的是,馮飛在答記者問的結尾強調,海南還將處理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系,既通過自由貿易港開放政策吸引產業聚集,又聚焦產業和項目進一步落實和完善政策,為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論人才:建設人才薈萃之島、技術創新之島

人才,是自由貿易港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最關鍵變量。

今年2月5日海南省“新春第一會”——海南省人才大會在海口市舉行。

“海南‘新春第一會’聚焦人才,最主要的考慮是:建設急需,目標所求。”馮飛介紹,海南省委、省政府近年來堅持“引、育、用”並重,對人才工作抓得比較緊。“引”的方面,2018年啟動“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到去年底已經引進超85萬人,高層次人才有6萬人,今年有望如期實現“百萬人才進海南”目標,且人才政策開放度全國最高﹔“育”的方面,加快建設完善“1+2+N”高等教育體系,大力推進獨立辦學和合作辦學,並深化企校合作培養技能人才,海南的大學畢業生留瓊比例超過60%﹔“用”的方面,搭建國家實驗室、全國重點實驗室、省級重點實驗室等多層次高能級科研平台,讓人才有用武之地,新增經營主體快速增加,也為高質量就業提供良好機會。

“總的來看,海南人才短缺問題得到緩解,但尚未根本解決。”馮飛表示,今年“新春第一會”聚焦人才,就是要更好形成愛人才、懂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氛圍,吹響加快建設人才薈萃之島、技術創新之島的沖鋒號。

海南正構建更加完善的“1+N”人才政策體系,“1”是《海南自貿港人才薈萃之島建設方案》,“N”是人才建功自貿港、人才特派員助力自貿港建設、人才支撐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等“三年行動方案”。

“請各位媒體朋友廣為宣傳,海南不僅有陽光、沙灘、雨林、好空氣,還有良好的發展機會和廣闊的事業舞台在招手,海南期待與各路人才早日握手。”馮飛在現場發起“求賢帖”。

談消費:“上山”“下海”“入館”“悅文”

“去年,全省接待游客達到9720萬人次,同比增長8%﹔國際游客111萬,增長了1倍多。”在回答記者關於加快建設國家旅游消費中心的提問時,海南代表團副團長、省長劉小明一開場就展示數據。

傳統旅游項目煥發新活力、“三篇消費文章”釋放新動能、“演藝+”市場展現新潛力……劉小明介紹了海南打好國際旅游消費提檔升級攻堅戰,深化文體旅商展融合發展的特點。

對於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劉小明表示,海南將推動文化、體育、旅游、康養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旅游+”向“+旅游”轉變,以消費提質增效推動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

“一方面,我們著力打造海口‘國際演藝之都’、三亞‘亞太游艇之都’、文昌‘航天旅游之都’、樂城‘醫療旅游之都’,為大家提供更多消費新場景。另一方面,我們著力推廣‘上山’‘下海’‘入館’‘悅文’新業態。”劉小明說,海南將利用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引導游客“上山下海”,還要舉辦各種會議、展覽、室內演藝和體育活動,打造旅游精品線路、精品目的地、消費場景。同時充分挖掘蘇東坡、海瑞、丘濬等文化IP,讓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潮起來”。

“誰要傷海南旅游的口碑,我們就砸誰的飯碗。”對於營造安心、放心、舒心的旅游消費環境,劉小明態度堅決。下一步,海南將實施旅游服務質量提升行動,進一步健全完善旅游業監管、應急處置機制,擦亮“放心消費在海南”品牌,用誠信規范的經營、熱情周到細致的服務,讓廣大中外游客賓至如歸、流連忘返。

話營商:“2025年總體達到國內一流水平”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海南自貿港的“金飯碗”。省長劉小明指出:“這些年,我們堅持以經營主體需求為導向,全力解決影響和制約企業發展的難題,以營商環境之‘優’促經濟之‘穩’、發展之‘進’。”

一組數據或許更有力度:2024年,海南“高效辦成一件事”進入全國第一梯隊,“一碼通全島”服務機制、社會信用修復等5個“一件事”被國務院辦公廳作為典型經驗案例在全國推廣,數量與江蘇、安徽、山東並列全國第一﹔先后推出18個制度集成創新案例和7個營商環境示范案例,累計發布19批158項自貿港制度集成創新案例,其中11項被國務院向全國復制推廣,7項得到國務院大督查全國通報表揚。

打好了一場攻堅戰。重點聚焦企業經營成本問題,推動生產要素降本增效。

推出了一批創新成果。比如,搭建海南省企業綜合服務平台,創新構建企業“一碼通全島”服務體系,在企業關注的審批、融資、征信、監管等領域實現“亮碼辦事”。

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比如,持續放寬市場准入,取消更多許可事項,地方層面設定的涉企經營許可僅剩3項,將127個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優化為告知承諾事項,數量位居全國第一。

劉小明表示,海南將錨定“2025年營商環境總體達到國內一流水平”的目標,進一步突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為經營主體提供更精細貼心的服務。

抓封關:准備好了 全力以赴 滿懷信心

今年是海南的封關運作、擴大開放之年,封關運作各項准備工作進展如何?

“我們准備好了,我們全力以赴,我們滿懷信心!”海南省委自由貿易港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省財政廳廳長、黨組書記蔡強的回答鏗鏘有力。

蔡強介紹,“平穩有序、萬無一失、首戰必勝”是封關運作的工作目標和最高遵循。對於封關運作這件事情,海南省委、省政府從不折不扣落實任務、項目和壓力測試“三張清單”,抓緊推進自貿港核心政策落地,認真做好壓力測試,構建科學高效的風險防控能力等方面扎實推進。

“封關以后我們的開放程度更高,我們的政策力度更大,我們的輻射范圍更廣,我們的營商環境會更優,老百姓的獲得感也會更強。”對於自貿港封關運作之后的建設願景,蔡強這樣說。

蓬勃自貿港,揚帆正啟航。一場開放團組活動,傳遞出的是自貿港建設昂揚奮進的步伐和首戰必勝的決心。

(責編:劉瀚濤、席秀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