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城應用國內首款腦脊液檢測試劑盒檢測阿爾茨海默病
目前有部分免費檢測名額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海南醫院(海南博鰲研究型醫院)(以下簡稱瑞金海南醫院)檢驗科團隊應用國內首款阿爾茨海默病腦脊液系列試劑盒(以下簡稱系列試劑盒),完成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以下簡稱上海瑞金醫院)和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的疑似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樣本檢測,日前患者檢測報告已分別送至兩家送檢醫院。
阿爾茨海默病(AD)又名老年痴呆症,是最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也是最常見的痴呆類型。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人群中痴呆患者約1507萬人,佔全球病例數的25%,其中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約983萬人,給社會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負擔。
阿爾茨海默病起病隱匿,逐漸進展。在疾病發展過程中,阿爾茨海默病源性輕度認知障礙(MCI)是阿爾茨海默病最早有臨床症狀的階段,也是阿爾茨海默病早期診斷和防治最為重要的窗口期。若能在此階段啟動疾病修飾治療,將最大限度地延緩疾病進展、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減輕疾病負擔。因此,早期診斷對這些患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阿爾茨海默病的診斷主要基於各種認知測試、常規實驗室檢測和結構成像(MRI或CT掃描)。為提高診斷的准確性,可使用澱粉樣蛋白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作為澱粉樣蛋白病理的確認標准。然而,該掃描因高昂的費用、有限的可及性和暴露於放射線等特點限制了其廣泛應用。
本次落地瑞金海南醫院的系列試劑盒通過定量測定人體腦脊液中的β-澱粉樣蛋白(1-42)(Aβ-42)、磷酸化Tau蛋白(p-Tau)和總Tau蛋白(t-Tau)的濃度,用於評估阿爾茨海默病引起的認知障礙。
近期發布的《阿爾茨海默病源性輕度認知障礙診療中國專家共識2024》與《早期阿爾茨海默病診療路徑的精神科實踐指導》均肯定了腦脊液阿爾茨海默生物標志物(Aβ42、p-Tau、t-Tau)檢測在阿爾茨海默病早期診斷、鑒別診斷、疾病進展評估中的價值,並指出Elecsys腦脊液檢測可幫助確定患者的認知障礙是否由阿爾茨海默病引起。
據悉,其檢測方法與澱粉樣蛋白PET掃描成像的一致性高達90%,且具有更高成本效益、更易獲取、無輻射等特點,可在疾病早期階段檢測出阿爾茨海默病的病理變化,將診斷時間縮短數月至數年,不僅將為后續疾病干預與藥物選擇提供精准、及時的臨床決策支持,助力患者早診早治,也將切實減輕患者及其家庭的醫療負擔。
目前,系列試劑盒上市申請已經獲得國家藥監局受理並納入優先審批。瑞金海南醫院本院標本檢測結果預估5個工作日內出具,外院送檢標本檢測結果預估10個工作日內出具(含快遞配送天數),后續結合醫生臨床診斷,可以幫助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第一時間明確病情,及早進行有效的醫療干預,改善生活質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醫學創新發展基金會《基於腦脊液檢測的阿爾茨海默標准化診療路徑項目》支持下,目前有部分免費檢測名額。有需求的患者可以前往上海瑞金醫院/瑞金海南醫院就診,經神經內科醫生專業評估后使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