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外來科研單位科技創新與鎮村產業需求精准對接
樂東:構筑南繁成果轉化的“近水樓台”

“‘乳萊蜜’抗病出色,‘海南大果小蜜’長勢穩健,要繼續做好監測。”近日,在樂東黎族自治縣佛羅鎮新安村蜜瓜大棚內,西甜瓜育種專家、山東科豐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延光一邊觀察蜜瓜長勢情況,一邊向農戶傳授種植技術。兩個多月前,山東省種子管理總站與佛羅鎮政府啟動合作,將選育出的優質蜜瓜種子提供給當地農戶試種推廣,期待產出“爆款”品種。
樂東是海南農業大縣,轄內南繁科研單位眾多,推動南繁科研成果落地生根至關重要。去年以來,樂東成立南繁科技助力鄉村產業振興行動工作專班,圍繞蜜瓜、雪茄煙葉、“紫鑽”無花果等品種,積極對接山東、河南、廣西、新疆等地南繁科研單位,釋放專家人才活力,助力熱帶特色高效農業高質量發展。
育出“金種子”
撒向廣袤田野
自1996年佛羅鎮引種蜜瓜開始,蜜瓜在樂東已有29年的種植歷史。如何讓蜜瓜持續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甜蜜產業”是南繁科研單位思考的重要課題。
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是出好品種、好種子的孵化器。在位於樂東黃流鎮的山東科豐種業有限公司育種基地內,各類育種設備一應俱全。
王延光介紹,去年以來,在山東省種子管理總站的組織下,企業與佛羅鎮政府及當地種植大戶積極交流合作,將“乳萊蜜”“海南大果小蜜”“雅糯噠”等7個品種布點種植和推廣。
“專家們實地指導,對農戶幫助極大!”在佛羅鎮政府副鎮長杜武看來,科研人才紛至沓來,通過項目示范試驗推廣等方式,有效推動科研成果就地生“金”。
新疆哈密瓜享譽海內外。每年冬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科學院(以下簡稱新疆農科院)生物育種實驗室瓜類生物育種創新團隊都會聚集在海南,為西甜瓜種質資源創制和新品種選育奔忙。“我們選育出聚合多個目標性狀的新種質,以培育出有突破性的新品種,助力海南西甜瓜產業發展壯大。”新疆農科院海南三亞育種站副站長張學軍說。
在佛羅鎮求雨村,新疆農科院瓜類生物育種團隊引導輻射農戶合理調整品種結構,嘗試種植新品種“納斯密”和“白21117”。“我們實行‘科研院所+農戶+青果商(企業)的模式’,訂單價格高於同期其他品種1元/斤以上。” 張學軍說。
引進新品種
助力提質增效
近日,在樂東萬沖鎮洋老村紫鑽無花果生產基地內,一筐筐新鮮採摘的無花果被分選、裝箱、裝車,運往全國各地。“我們培育的無花果果皮紫黑、光亮,果肉軟糯、甘甜多汁,果香濃郁。”廣西南繁基地常務副主任梁任繁說。
好土壤、好氣候,孕育好品種。梁任繁介紹,樂東適合種植“紫鑽”無花果,2021年,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以下簡稱廣西農科院)在樂東通過取芽嫁接和扦插擴大繁育觀察鑒定,選育紫鑽無花果成功。
此后,萬沖鎮洋老村同廣西農科院簽訂幫扶協議,開展紫鑽無花果示范種植。梁任繁和同事們經常前往基地,從種植到採收對農戶全程給予技術指導。
“紫鑽無花果一年四季都可以結果,深受市場青睞。”紫鑽無花果生產基地負責人陳俊苗介紹,紫鑽無花果帶動了種植基地附近農戶的增收致富。
不只是紫鑽無花果,去年以來,各南繁科研單位積極為樂東引進農業新技術新品種,大力示范推廣應用,提高作物產值。
該縣大安鎮南木村同河南農業大學簽訂幫扶協議,啟動“一院(校)幫一村”對接機制。河南農業大學農業專家10余次前往田間地頭指導,圍繞雪茄煙葉,對80余名農戶從育苗、移栽、種植、分揀、晾制及發酵全過程進行培訓。
“樂東與古巴具有相近的緯度,非常適宜種植雪茄煙葉。”河南農業大學煙草學院首任院長、國家煙草栽培學科學術帶頭人劉國順介紹,自己帶領團隊在樂東調研后認為,這裡生態稟賦突出、光熱條件良好,極具發展優質茄衣的潛質。去年,南木村試種150畝雪茄煙葉取得成功,得到一致稱贊。
建立好機制
實現精准對接
近日,位於樂東黃流鎮懷卷村的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抱孔洋)配套服務區項目現場,一派繁忙景象。該項目計劃今年6月底竣工,將建成南繁公共實驗室、南繁農業服務平台等。
“項目投用后將改善南繁科研育種條件,同時也為科研人員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條件。我們提前入駐,期待在未來與樂東有更多合作,就地實現成果轉化。”山東省種子管理總站南繁辦工作人員宋微微介紹,未來總站將圍繞“一核心三平台”的總體布局,推動山東省優良玉米、蔬菜、西甜瓜品種在樂東就地實現成果轉化。
“近年來,我們選育的‘陽光玫瑰’‘四季蜜龍眼’等良種良品,深受樂東當地農戶的喜愛。”梁任繁表示,隨著廣西南繁基地的不斷壯大,基地將繼續發揮南繁種業優勢,將優質的種子就地轉化,支持、反哺樂東當地農業發展。
“我們希望南繁科研單位與對應的鄉鎮、村形成更緊密的合作關系,實現南繁科技與地方產業需求的精准對接。”樂東南繁產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邢孔輝表示,樂東將協調幫扶單位組建南繁專家人才服務團隊,開展南繁科研成果交流展示活動,構建符合當地農業產業發展現狀和需求的服務體系,促進南繁科研成果的落地和轉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