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論壇年會將綠色滲入每一個細節,力爭實現“零碳辦會”

向全球展示低碳發展的“博鰲方案”

記者 陳婧
2025年03月25日08:09 | 來源:海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向全球展示低碳發展的“博鰲方案”

  環保筆記本。

  瓦楞紙制作的椅子。

低碳體驗展區吸引觀眾前來打卡。

  本組圖片均由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婧 攝

  3月25日至28日,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將在海南博鰲舉行。

  綠色,是博鰲亞洲論壇多年來的鮮明底色。通過綠色電力、綠色交通、綠色搭建、綠色會務等措施,海南正以全鏈條碳減排行動力爭實現“零碳辦會”目標,向全球展示中國低碳發展的“博鰲方案”。

  綠色理念“可觸可感”

  “參與者通過騎行可以產生動能,即時為手機充電。”3月24日,博鰲東嶼島,“綠動創趣坊”低碳體驗展區剛剛設置好,便吸引了不少觀眾前來體驗。

  展區由可回收材料搭建,現場設置了多種互動體驗環節,與會嘉賓可以打卡集印章贏獎品,參與碳普惠行動,感受綠色生活。

  “去年我們設置了低碳體感游戲和減碳騎行體驗環節,吸引了2000余人參與。今年我們新增了瓦楞椅制作及手繪環節。”海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應對氣候變化研究中心負責人胡小飛介紹,瓦楞紙不僅可循環利用,承重能力還極佳,是環保與實用結合的材料,值得推廣使用。

  展區內,循環播放海南生態文明建設最新成果的視頻,如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禁塑行動、生物多樣性保護以及標志性低碳成果。

  “我們希望借助與會嘉賓的力量,展現海南生態建設成果,傳遞綠色低碳理念。”胡小飛表示。

  細節處藏著“零碳密碼”

  在“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地方,博鰲“低碳在行動”。

  “我們今年為博鰲亞洲論壇參會嘉賓和媒體記者提供了3500套可持續文具套裝,積極踐行博鰲綠色辦會理念。”上海晨光文具品牌部公關經理鐘欣介紹,套裝本冊外皮選用GRS全球回收標准認証的高級變色革制作而成,紙張通過FSC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証,配套中性筆的筆杆部分材質來自玉米等生物質轉化而成的聚乳酸材料,具有優異的生物降解性,對環境更加友好。

  此外,高端活動中玻璃瓶飲用水替代了塑料包裝﹔900余台新能源車輛,作為穿梭巴士、擺渡巴士在東嶼島內有序穿行﹔在會議茶歇中,嘉賓們可以品嘗到海南“零碳咖啡”母山咖啡及生態茶葉﹔遍布全島的光能、風能設施持續供應著源源不斷的能量……從會務用品到交通出行,博鰲的“綠色”滲透在每一個細節中。

  “今年我們從‘近零碳示范區’升級為‘零碳示范區’,標志著海南向國際社會展示了一份優秀的綠色低碳‘樣板間’。”中遠海運博鰲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王帥表示。

  從“會議綠”到“全域綠”

  作為中國首個零碳示范區,東嶼島已建成光伏屋頂、智慧電網、雨水循環系統等8大類項目,2024年,示范區已實現96.2%的碳減排率,成為全球熱帶地區零碳發展標杆。

  “今年,我們更加注重會前各環節、各方面的減排、低碳。”這是胡小飛對今年“綠色辦會”的突出體驗。

  “我們在布展環節嚴格選用環保材料,將綠色環保理念融入籌備過程。”海南自貿港建設成果展展陳工作人員、海南省圖片社社長於偉慧表示。事實上,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展台搭建環節,各合作伙伴均採用低毒性、低污染的裝飾裝修材料,嚴格選用B1級阻燃材料制作布展構件。同時,積極優化物流運輸路線,選擇新能源車輛進行運輸,並盡可能選擇本地供應商,減少長途運輸對環境的影響。

  “不僅是‘會前’,今年年會碳中和將使用瓊海本土的碳匯產品來抵消。”胡小飛解釋,年會期間產生的碳排放量,經過核算后,將全部由瓊海市政府捐贈的沙美內海紅樹林保護修復項目的碳匯量來抵消。

  從“會議綠”到“全域綠”,從“理念倡導”到“實踐標杆”,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不僅是一場國際盛會,更是一堂生動的“綠色公開課”——中國正以實際行動向世界証明:經濟發展與低碳轉型可以並行不悖。

(責編:蔣成柳、潘惠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