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海口國家高新區:親清政商關系 助力企業“輕裝上陣”

2025年04月03日21:38 |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海口4月3日電 (記者牛良玉) 近日,在海口國家高新區企業服務群裡的一條消息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小伙子工作很認真、耐心、仔細,甚至我提供過的數據他有留底,填報表格所需的數據中他所知道的部分都提前幫我填寫好了,我隻需要花很少的時間填寫新的數據,很貼心。”海南力合泰食品有限公司行政總監張莉在群中說。

張莉口中的小伙子,是海口國家高新區科技局工作人員陳聖平,主要負責與園區企業對接加工增值超30%免關稅政策相關事宜。

經過一番詢問,事情的來龍去脈漸漸清晰。事情始於一次企業加工增值超30%免關稅政策相關數據報送,時間緊,得益於陳聖平在日常工作中對企業數據進行了實時梳理,形成按月份、年度的動態“數據庫”,在需要的時候僅需從自己手裡的數據進行調取,再與企業溝通稍作補充並進行核對即可,這一來一去極大地減少了企業的時間成本。

“這項工作舉措主要來源於日常對工作的梳理總結,以往完成這項工作需要企業自行整理進行報送,企業的人員也隻能在繁忙的事務中抽空處理,有可能要1-2天才能夠完成,現在早上需要的數據,下午完成綽綽有余。”陳聖平告訴記者,提高效率僅是其中的作用之一,在需要調取往年數據時,如果企業的數據存在殘缺,還能夠及時補位,是妥妥的“備份”。

事情不大,卻道出了一位海口國家高新區企業服務人員的服務宗旨——與園區企業的負責人們成為好同事、好朋友。如何成為好同事、好朋友?

主動把政策“送上門”,園區的招商新企業在洽談入駐前期就介紹政策,助力企業進行早期業務布局,對於存量企業則是通過電話、服務群、走訪等方式一對一溝通,了解企業進口原材料需求﹔

面對新獲批企業,海口國家高新區與海關部門早在去年1月就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雙方共同推進加工增值政策落地實施,真正做到企業一獲批,預約上門指導,涵蓋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系統申報、普通貨物與加工增值貨物堆放、海關ERP聯網等方方面面,讓企業邁出的每一步都“不迷茫”﹔

走在企業前面,主動摸索單一窗口新系統、新形式的使用方法,定期查詢海關總署、商務部網站,查看不適用加工增值超30%免關稅進口物料的相關情形,及時告知應用政策的園區企業。

“記得去年,康芝藥業在加工增值產品出區無法申報,在企業出貨焦急時刻,我們第一時間聯系海關部門查明企業未繳納增值稅無法申報的原因,最終成功完成了申報,企業順利完成了出庫,讓我印象深刻。”作為好同事,了解政策、發現問題,不斷優化工作流程﹔作為好朋友,細心,擅長溝通,想朋友之所想,這是陳聖平給出的答案,更是他和同事們的行動指南,為企業了解政策、應用政策提供了全周期的服務。

“加工增值超30%免關稅政策作為海南自貿港核心政策之一,去年‘兩不限’政策的出台,降低了企業的准入門檻,極大提高了園區企業申報的積極性。”陳聖平介紹,隨著自貿港政策的不斷深入,現在前來咨詢溝通的企業更多、更頻繁了。目前,海口國家高新區已有獲批加工增值試點企業20家,完成“二線”出區企業14家,有7家企業正在培育當中。

“從他的工作崗位來說,一些事情其實沒有人要求他這麼做,但他要求自己做到了。一些默默認真工作的年輕人,應該被看到、被肯定,所以今天代表企業感謝小伙子。”張莉說。

這位小伙子,是海口國家高新區企業服務的生動縮影。在這裡,共有121名企業秘書,實現389家企業和139個項目服務全覆蓋,成功解決了60多家企業(項目)遇到的各類難題。

海口國家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園區將繼續圍繞企業生產、項目建設下功夫,為企業提供招商引資、人才招聘、要素保障等全生命周期服務,以營商環境之優激發企業高質量發展活力。

(責編:劉瀚濤、席秀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