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消博會近百件新品集中發布 從消費新品看產業升級

王培琳
2025年04月16日07:53 | 來源:海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從消費新品看產業升級

  採用傳統壘絲編結非遺工藝制作的鳳冠。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元才 攝

  4月14日至15日,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近百件新品精品的集中發布,為國內外參展群眾打開了未來消費產業的大門。

  智能科技賦能傳統產業,健康家居生活正在“智變”——

  在第五屆消博會上,智能科技不再是炫技的噱頭,而是真正融入日常消費的“隱形引擎”。

  奧佳華全球首發的5D機芯按摩椅——AI按摩機器人,搭載全新5D機芯,並接入DeepSeek,可實時檢測用戶身體肌肉狀態,自動適配智能按摩程序。傳統按摩器械從“機械重復”升級為“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服務,這是傳統健康行業的智能升級。

  中國移動帶來“移動愛家”九大AI主題創新成果全新亮相,從AI陪伴玩具到智慧睡眠,人工智能技術讓家居產品從“單一功能”轉向“生態互聯”,這是傳統通信行業的智能轉型。

  這些創新背后,是消費電子產業向“軟硬結合”的躍遷。硬件仍是載體,但算法和數據成為新競爭力,技術不再是堆參數,而是精准解決痛點。

  國潮設計+文化IP,讓傳統行業的價值鏈重塑——

  中國珠寶發布的“大足金”系列,將重慶大足石刻文化遺產完美呈現在首飾上。“隻此青綠”系列產品,將中華非遺花絲工藝融入傳統文化元素,精美的青綠花絲手鐲、青瓷馬面裙吊墜,既保留文化符號,又符合年輕審美。

  珠寶品牌LARWINER拉威兒推出的“盛世開泰”彩色藍寶石鑽石牡丹胸針,靈感源自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的中國畫作品《仙萼長春圖冊》,讓傳統文化擁有現代演繹的全新視角。

  這類產品的消費溢價,揭示國潮的本質——不是簡單貼文化標簽,而是用設計重構價值鏈。

  正如中國珠寶首飾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志勇所說,真正的國潮絕不是簡單的復古,而是以當代設計,重構傳統符號的創新演繹。中國珠寶就是以珠寶首飾為載體,創新實踐,讓傳統文化在當下“活”起來。

  場景創新與體驗升級,消費業態正跨界融合——

  從發布的近百個新品來看,本屆消博會的亮點之一,無疑是品牌打破品類界限,用場景重構消費邏輯。

  聚焦觸手可及的2平方米空間,持續推出鮮活有趣的生活美學產品,洛斐的展館像一場“生活藝術展”——美妝移動電源、電競鼠標與復古打字機並列陳列,模糊了數碼與文創的邊界。

  華熙生物推出“肌膚定制站”,消費者當場AI測膚后,憑借展館內的實驗室技術,8分鐘即可定制一瓶獨屬面霜。伊利集團伊刻活泉發布的中國首款旋蓋式現泡茶,顛覆茶飲新場景:輕旋瓶蓋,瓶裝水秒變茶,瞄准辦公室與差旅需求。

  這種跨界並非隨意混搭,而是基於用戶動線的精准設計。當產品功能趨同,場景體驗正成為新時代消費品牌的新“戰場”。

  從“造產品”到“造生態”,消博會如同一面多棱鏡,折射出中國消費升級的多重路徑:技術穿透產業、文化重塑價值、場景定義需求等。

  無論是奧佳華的AI按摩機器人,還是中國珠寶的傳統文化遺產革新,抑或伊利的現泡茶,本質都在做同一件事——把消費從簡單“交易”變成深度“交互”。

  當企業不再單純賣貨,而是構建生活方式,產業升級便有了更廣闊的想象空間。

(責編:吳佔桂、潘惠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