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西聯農場公司:榴蓮蜜“甜蜜事業”開出鄉村振興“幸福花”

2025年04月17日09:09 |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海口4月17日電 春風拂過海南西北部的田野,在海南農墾西聯農場公司新盈片區的田間地頭,一株株榴蓮蜜幼苗在陽光下生機勃發。榴蓮蜜,這一兼具口感與市場潛力的熱帶水果,正成為這片土地上新的希望。而在它們的根系之下,一項事關農場公司轉型、移民安置、農民增收和墾地融合的產業探索,正悄然發生。

海南農墾西聯農場公司。人民網記者 符武平攝

西聯農場公司積極貫徹落實海墾集團“一場一品”戰略部署,以推進“3162工程”為實施路徑,2023年,在新盈片區啟動1130畝榴蓮蜜標准化種植基地建設。這是其打造熱帶高效特色農業基地的關鍵一步,更是探索以“熱帶農業+科技+融合發展”為方向的鄉村振興新路徑。項目投資近3000萬元,從田間工程到智慧農業系統,從溫室育苗到配套物流,逐步構建起一套現代化農業的底層架構,真正把“熱帶水果也能現代種植”的想法變為現實。

一個細節是:榴蓮蜜基地的第一批定植並未“單打獨斗”。在榴蓮蜜主干行間,套種鳳梨面積達528畝、株數超166萬株。這不僅提升了單位產值,也有效減少土地閑置周期。行走田間,綠浪翻滾,鳳梨和榴蓮蜜互為映襯,為鄉村田野增添一份豐收的預感。

海南農墾西聯農場公司的榴蓮蜜喜獲豐收。海南農墾西聯農場公司供圖

項目的起點,是天角潭水利樞紐工程移民的生產安置需求。西聯農場公司並未將此視為“負擔”,而是主動將移民安置與產業振興結合起來,爭取政策支持,引導群眾參與,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項目啟動伊始,村民一度對土地流轉有所顧慮。西聯農場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波帶隊深入坡坎村等地,帶頭開展政策宣講、實地答疑,通過“家門口就業”模式,讓群眾不僅理解項目,更願意參與其中。如今,榴蓮蜜基地已吸納移民與周邊群眾就業超百人次,每位勞動力日均收入可達200元以上。村民林小妹從“旁觀者”變為“套種小隊”骨干成員,笑言“現在就在村邊干活,比出去打零工踏實得多”。

如果說“產業”是振興的動力,那麼“科技”就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引擎。在這片基地,40套土壤水分與氣象監測系統、虫情監測設備、智能噴灌裝置等精准農業設施一應俱全。數據上雲端、決策下田頭,節水、省肥、高效的現代農業操作正逐步成為常態。與此同時,西聯農場公司還聯合地方政府加快建設海墾西聯數字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將菠蘿蜜與榴蓮蜜納入統一物聯網管理體系,推動形成種植、加工、銷售、服務“一張圖”“一張網”。

海南農墾西聯農場公司新盈片區榴蓮蜜標准化種植基地。人民網記者 符武平攝

如今,西聯農場公司新盈基地已完成榴蓮蜜定植1055畝、種植1.32萬株,形成了覆蓋種植、育苗、套種、採后處理、智慧管控的完整產業架構,是當前全省最大的榴蓮蜜標准化基地。更重要的是,榴蓮蜜項目的扎根也為西聯下一步實現墾地融合、區域聯動提供了范例。

圍繞“3162工程”的總體部署,西聯農場公司正在推進多片區協同布局:新盈片區1130畝榴蓮蜜基地、西聯片區1230畝菠蘿蜜基地、西流片區1000畝菠蘿蜜基地“三大基地”穩步推進﹔數字農業服務中心和全產業鏈智慧平台同步構建﹔從生產標准化到品牌建設、農旅融合等六大行動計劃逐項落實﹔兩支專業隊伍——技術服務隊與銷售運營隊,成為連接基地、市場與農戶的關鍵橋梁。這不僅是一家農墾企業的升級,更是一種協同共建的新模式。

“我們與屬地黨委政府緊密聯動,在土地流轉、人員安置、項目保障等方面建立了良性協作機制。”王波坦言,“隻有墾地一體、各展所長,才能真正實現產業振興的長效化、制度化。”

海南農墾西聯農場公司新盈片區榴蓮蜜標准化種植基地的氣象監測設備。人民網記者 符武平攝

如今,這項“甜蜜事業”不僅在儋州生根發芽,也正在向更廣闊的區域輻射。電商渠道初見成效,文創開發、電商直播等新業態也已提上日程。在未來,西聯農場公司希望通過打造“全島領先、全國知名”的熱帶特色水果品牌,帶動更多農場與鄉村實現高質量發展。

從“種得出”到“賣得好”,從“富一人”到“興一方”,一個個數字在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幸福感,一個個項目在轉化為長遠發展的底氣。春日裡的榴蓮蜜基地裡,翠綠新葉間已有花蕾初現。這片土地上的故事,才剛剛開始。(符武平 劉金石)

海南農墾西聯農場公司種植的榴蓮蜜。海南農墾西聯農場公司供圖

海南農墾西聯農場數字農業大數據中心。人民網記者 符武平攝

(責編:吳佔桂、席秀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