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服務中心在三亞揭牌
標志著省級跨部門聯動工作機制正式建立

近日,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隔離檢疫圃內,工作人員察看從國外引進的玉米植株幼苗長勢。
位於三亞崖州灣月亮島上的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
本組圖片均由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程龍 攝
4月22日,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服務中心在三亞崖州灣科技城高新區舉行揭牌儀式。此舉標志著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跨部門聯動工作機制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
為加快實現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建設目標,促進種質資源進出境及國際交流業務安全、有序、便利開展,海南省農業農村廳、海南省林業局、海南省營商環境建設廳、海口海關、三亞市人民政府聯合印發了《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服務中心組織及運行機制》,共同組建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服務中心,並依托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設立服務窗口和辦公室,旨在實現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業務一窗集成服務,不斷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持續優化審批監管流程,探索制度集成創新。
近年來,我省全力推進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建設取得積極成效,陸續出台了《海南自由貿易港促進種業發展若干規定》《海南自由貿易港種子進出口管理若干規定》《海南自由貿易港農作物種子進口和從境外引進畜禽遺傳資源審批管理辦法》等法規制度,推動多項創新舉措落地實施,海口海關動植物檢疫中心也在月亮島挂牌運行並開展法定檢疫業務,完成動植物檢疫中心植物隔離苗圃聯合考核。
“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服務中心揭牌運行,標志著省級跨部門聯動工作機制正式建立。”三亞市有關負責人表示,該市將持續履行屬地責任,依托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做好服務中心窗口和辦公室工作,落實有關服務保障,著力發揮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服務中心功能,助推種業振興和南繁硅谷建設等國家戰略實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