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跨城攬才成效顯著 3城12校引才行動助力高質量發展

人民網三亞4月23日電 (枉源)4月13日,三亞市啟動2025年名校優才引才專項行動,30余家企事業單位攜600余崗位,跨越武漢、西安、廣州三城,走進12所知名高校,吸引超4000份簡歷,初步達成意向近1200份。通過優厚政策、深化校地合作及精准服務,三亞成功匯聚創新人才與歸鄉學子,為自貿港建設注入強勁動能。
三亞企業的招聘人員向前來應聘的學子詳細介紹三亞的人才政策。主辦方供圖
據了解,此次引才行動聚焦金融、醫藥、教育、互聯網、旅游等領域,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資待遇。其中,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部分崗位年薪最高達60萬元,25萬至35萬元年薪崗位佔比突出。三亞企業明確要求“精准匹配崗位的創新人才”,彰顯城市對科技驅動發展的重視。
3城聯動 學子反響熱烈
在武漢站,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4所“雙一流”高校成為主陣地。武漢大學地理學專業鄧夢怡表示,三亞的南繁、深海產業及自貿港機遇極具吸引力。
在西安站,三亞企業同樣持續釋放“強磁場”吸引眾多學子投來簡歷。西北工業大學袁丁稱“崗位豐富多樣”,閆小梅則對住房補貼政策表示認可,認為其緩解了畢業生的生活壓力。
除了創新人才,三亞還有返鄉學習“歸宿感”的學子。對於在外求學的海南籍學子而言,家鄉是心中永遠的港灣。此次引才行動為他們搭建起回歸家鄉、建設家鄉的橋梁。在廣州站,海南籍學子林鈺羽(中山大學研三)直言“渴望返鄉貢獻所學”,計劃投身三亞金融事業。
長效育才 深化校地合作
要現成人才,更注重長效機制建設。專項行動中,三亞同步推進“即時用人+長期育才”雙軌模式,與武漢大學共建金融人才實習基地,與中山大學達成暑期實習生輸送意向。
三亞中央商務區黨委專職副書記李舒雯介紹,此次合作依托武漢大學學科優勢,招募應屆畢業生到三亞參與“設崗研學”活動,定向輸送優質青年人才,為企業搭建“人才蓄水池”。對學子而言,實習基地提供自貿港創新實踐平台,構建起從校園到職場的貫通式成長通道。
精准服務 提升人才體驗
此外,此次引才之旅,三亞通過8場座談會、5場宣講會,與高校學子全面深入交流。企業詳細介紹產業布局、企業文化和發展前景,讓學子對企業有清晰認識。同時,認真傾聽學子的想法和需求,提供個性化職業發展規劃和良好的工作環境。
活動現場設置AI數智人招聘區、政策咨詢及就業指導專區,提供“保姆級”服務。暨南大學研究生王金雨感慨:“從簡歷指導到政策解讀,感受到三亞的誠意。”華南理工大學龐宇祺則評價:“三亞是愛才惜才的城市。”
此次引才行動不僅為三亞招攬大批青年才俊,更通過政策支持與校地合作筑牢人才根基。隨著創新人才與歸鄉學子的匯聚,三亞將在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實現新跨越,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