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天涯區試行“商戶臨時外擺”
外擺時間為16時至22時,需遵守“三定三包”

如何激活消費潛力,提升城市煙火氣?4月23日,三亞市天涯區亮出新解法:推出“商戶臨時外擺”措施,劃定7個試點街區,允許商戶臨時拓展經營空間,推動商業繁榮與城市管理有機融合。
“外擺”時間如何確定?具體如何設置?根據路段特點與城市管理需求,外擺時間為16時至22時。臨時外擺措施暫不涉及道路狹窄、易造成交通擁堵或存在違章建筑的區域,確保外擺經營不影響城市正常秩序。商戶需遵守“商戶臨時外擺三定三包”原則(定區域、定時間、定品類,包衛生、包秩序、包設施)。
目前,天涯區文明路、建設街、儋州三巷、團結路、解放路、阿裡山小吃街、紅旗街、新民街、友誼路7大街區率先開始試點,打造差異化消費場景,助力消費升級。
《措施》的提出,為商家經營開拓了更多元的發展路徑。經相關部門審查,符合條件的商家可引入第三方合作外擺並簽訂合作協議,由門店向社區提出申請並承擔主體責任。
“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合作經營,盤活閑置空間,打造更有吸引力的消費場景。”建設街商戶陳先生眼中滿是期待,“既增加了經營靈活性,也給顧客帶來新鮮感,對生意提升肯定大有幫助。”
打造商戶“臨時外擺區”,也是一場政府和商戶的雙向奔赴。根據《措施》,社區可結合街道商圈定位及街道文化特色,打造“一街一特色,一路一風格”的特色外擺示范區,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元化的消費選擇。
“目前,僅我們社區就已收到100余份申請。”建設街社區網格長陳正緯說,目前社區正加緊備案審批,同時聯合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巡查,對外擺區域備案信息與實際經營情況是否一致、商品質量、食品安全、環境衛生及秩序維護等情況進行監督。
天涯區營商環境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天涯區“商戶臨時外擺”措施的推出,是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商業繁榮的重要舉措。天涯區將持續跟蹤政策實施效果,根據商戶經營情況和居民反饋動態調整措施,及時調整優化,為商戶拓展經營空間、為市民提供更豐富的消費場景,助力主城區經濟活力提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