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海之南丨山區小縣緣何回流了4萬多病人

2025年04月29日16:28 |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小字號

近日,記者到海南白沙黎族自治縣採訪,被縣醫院的智能共享中藥煎煮中心吸引。

藥劑師輕點設備,機械臂自動抓取藥包投入藥桶,設定的煎藥時間一到,機械臂很靈活地抓取藥包瀝干,藥液經過管道自動灌裝進400毫升的小瓶。藥房門口等待的郵政車輛會根據需求將藥品配送到各鄉鎮衛生院或老百姓家門口。

“白沙有400多座山,老百姓居住分散,鄉鎮衛生院開好處方,輕點鼠標上傳到縣醫院藥房,審方之后統一煎煮統一配送,省了群眾看病之后等待拿藥的時間,也為各鄉鎮衛生院節省了藥劑師配備,還杜絕了藥材保存不善造成浪費的問題。”省人民醫院白沙分院院長王開瓊說。

白沙縣醫院立足當地實際的探索創新,源自海南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解決縣域醫療衛生短板弱項的決心。

2023年,海南依托省直管縣的特點,由省城大醫院一插到底,分片包干幫扶縣醫院,以期快速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當年8月,海南省人民醫院正式托管白沙黎族自治縣人民醫院,目前22名選派專家入駐白沙,涵蓋肝膽外科、內分泌科、重症醫學科、兒科、婦產科、心血管內科等17個學科及醫院管理等領域,不到兩年時間,白沙縣醫院就呈現出了病人回流不斷增多,門診住院費用不斷降低的良好態勢。

據統計,2023年白沙縣醫院門急診人次為16萬人次,到2024年底,門急診人次增長到20萬人次,增加了4萬多。與此同時,次均住院費用連續兩年低於全國水平。白沙縣醫院2022年的次均住院費用是7666元,2023年下降到6686元,2024年降至5370元。

“費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住院次均檢驗檢查費用的顯著降低。”王開瓊說,省城專家坐診之后,改變了以往地毯式的檢查,避免了大處方和不合理用藥,全國集採藥品耗材的使用以及診療行為的規范,都促進了費用的降低。

托管白沙之后,省人民醫院的專家團隊實施學員導師雙向選擇,大力培育年輕骨干醫師,並通過義診、線上培訓等方式,提升鄉鎮和村衛生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茶城分院過去是農墾改制后劃歸地方的醫院,現在省院派駐專家不僅重新籌辦開了張,而且在建設中醫館的同時謀劃黎醫傳承,已經同海南醫科大學等高校開展“黎膏貼”“菲牛蛭治療頸動脈斑塊”等黎醫療法的產學研合作。

七坊鎮木棉村衛生室醫生陳富說,“過去5G一體機的功能掌握不太靈光,病人來了隻能量個血壓,或者轉到鄉鎮,最佳搶救時間就錯過了。現在培訓過后,遇到胸痛病人,兩分鐘就能做完心電圖檢查,遠程協助診療之后,隻要確診是心梗,第一時間能給患者使用急救藥品。”

去年,在白沙的廣大鄉村,5G一體機使用人次達到15825人次,其中,動態心電圖診斷174人次、超聲診斷276人次、胎心檢測512人次,極大方便了群眾就近就醫。“分布式檢查、集中式診斷的推行,密切了縣域醫共體協同聯動發展,增強了鄉村兩級的醫療服務能力。”白沙分院醫管中心主任周鈺說。

據海南省衛健委的數據,截至2024年底,海南省人民醫院等三家省屬醫院已與16個市縣簽訂幫扶協議,469名優秀骨干下沉基層醫院后,通過優服務、強能力、精管理,幫助基層醫院的門急診量、出院量分別增長9.24%、4.25%﹔基層病種外轉率降低了7.5%﹔13家醫院的次均門診費用和住院費用實現雙降低。

總監制:趙 鵬

本期統籌:周亞軍

文字、出鏡:周亞軍

視頻攝制:符武平

出品

人民日報社海南分社、人民網海南頻道

(責編:蔣成柳、席秀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