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海南全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獲批 從業者期待“翻身仗”

2025年05月12日14:33 |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海口5月12日電 (記者李學山)4月25日,國務院發布批復,同意在海南全島和秦皇島等15個城市(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這一政策落地后,將如何影響海南跨境電商產業?記者採訪了多位跨境電商從業者及相關專家。這些人士普遍認為,作為唯一全域覆蓋的綜試區,海南“免稅+跨境”模式可吸引國際品牌設立區域總部,推動奢侈品、電子產品等高附加值商品的中轉貿易,有利於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的建設。

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是中國設立的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性質的先行先試的城市區域,旨在通過跨境電子商務交易、支付、物流、通關、退稅、結匯等環節的技術標准、業務流程、監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先行先試,實現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和協同發展,破解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體制性難題,打造跨境電子商務完整的產業鏈和生態鏈,逐步形成一套適應和引領全球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管理制度和規則。

海關總署等部門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自2015年起,我國先后設立165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逐步構建了“六體系兩平台”(即信息共享體系、金融服務體系、智能物流體系、電商信用體系、風險防控體系和統計監測體系以及線上綜合服務平台和線下產業園區平台)的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服務框架。2024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63萬億元,同比增長10.8%,佔外貿比重升至6%。

人民網記者查閱到,2018年和2020年,海口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區和三亞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區相繼獲得國務院批復成立。在本次海南全島獲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同時,海口市、三亞的綜合試驗區被撤銷。這意味著什麼?

海南省跨境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張春生說,國務院批復明確海南全島設立跨境電商綜試區,撤銷原有的海口、三亞單獨試驗區,政策覆蓋范圍擴展至全島18個市縣。這意味著所有市縣市場主體均可享受綜試區通關、稅收、外匯等政策紅利,差異化制度創新(如藥品跨境零售試點)不再局限於重點區域。

而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白明、周密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自由貿易港的先天條件決定了海南更適合發展跨境電商。海南自由貿易港內諸如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等創新舉措,都與跨境電商發展非常契合。在海南全島設立綜合試驗區是一種制度創新,也讓跨境電商的政策能夠適用於全島。

長期關注離島免稅政策和跨境電商產業發展的“自貿港智庫”創辦人魏壽華說,其實近年來很多出台的支持跨境電商的政策都和海南自貿港政策有所重合,甚至在一些方面自貿港政策遠比跨境電商試驗區政策更優惠、更開放、更自由﹔但此次海南獲批全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仍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可以在相當程度上激發跨境電商從業者的積極性。

而在從業者看來,這一政策的落地也將為海南發展跨境電商產業帶來更多的實質性機遇。

海南商免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裁侯鵬說,海南作為唯一以全域形態納入綜試區的省份,其政策設計既是對自貿港建設的深化落地,也為全球貿易規則重構提供了“中國方案”。

侯鵬進一步表示,海南自貿港作為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已實施“零關稅”“加工增值30%免進口關稅”等政策,此次疊加綜試區功能,不僅強化了海南作為中國連接東南亞市場的樞紐地位,更通過“保稅+跨境電商”模式創新,為進口商品供應鏈優化提供了絕佳試驗田。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持續推進,政策優勢將不斷釋放,海南有望成為全球進口跨境電商的核心樞紐,吸引更多的國際品牌和企業入駐,為國內外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購物體驗,真正成為進口跨境電商的新高地。

相關數據顯示,海南跨境電商從2017年開始起步,以零售進口為主,當年實現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貨值僅為10.5萬元,當時僅有4家企業從事跨境電商業務。到了2021年,海南從事跨境電商的企業已經發展到了596家。

但記者也注意到,海南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規模雖然在2017年起步后經歷了一段較快的發展時期,但在2021年達到9.86億元的規模后,出現了較大程度的下滑(2022年5.3億元,2023年4.6億元)。張春生認為,這和外貿大環境變化不無關系,但也和跨境電商企業過度依賴平台及內地供應鏈,缺乏自貿港特色有關,加之進出海南的物流成本較高,沒有明顯的產業人才優勢,因此在快速發展后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瓶頸期。

在張春生看來,“離島免稅”政策落地海南以來,已經帶動了大量國際知名品牌企業進駐﹔而隨著海南全島跨境電商綜試區的設立,大量有志於此的企業也將匯聚海南分享跨境市場,海南跨境電商產業將迎來“大象”和“螞蟻”共舞的時代。

侯鵬同樣認為,今年是海南自貿港的封關運作之年,海南全島跨境電商綜試區的設立,意味著進口商品可依托自貿港“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稅收政策,達成“保稅倉儲 + 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聯動,降低企業資金佔用成本﹔同時,離島免稅政策與跨境電商協同,有望探索“前店后倉”新模式,吸引國際品牌將亞太分撥中心落戶海南,形成“買全球、賣全球”的跨境供應鏈樞紐。從業者完全可以在這一過程中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從業者期待打一場“翻身仗”,而資本市場已有漣漪顯現。

5月7日,海南控股旗下上市企業海南發展(002163.SZ)發布公告稱,擬通過現金方式收購杭州網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網營科技”) 51% 股權,預計交易金額不超過 4.5 億元。交易完成后,網營科技將成為海南發展的控股子公司。

公告顯示,網營科技成立於2009年,是一家以服務為導向的品牌電商服務商。海南發展在公告中稱,收購網營科技是為了“把握在海南全島設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政策機遇,積極拓展跨境消費服務等創新業務,加速從傳統業務轉型向數字經濟服務商。”

這顯然意味著,已經有企業嗅到了海南獲批全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相關政策落地后的巨大商機。

(責編:吳佔桂、王慶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