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顯示——
海南省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海南省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顯示,相較上一次普查,海南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單位數量大幅增加,吸納更多從業人員﹔企業資產規模不斷擴大,營業收入較快增長,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勞動生產效率有所提高﹔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數字經濟發展壯大,區域發展協調性、平衡性不斷增強,五年來我省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這是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日前從海南省統計局獲悉的。
據了解,經過全省9000余名基層普查人員的共同努力,普查數據採集、審核和匯總評估工作已順利完成,全面摸清了全省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家底,反映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
單位情況方面。2023年末,全省共有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活動的法人單位17.4萬個,比2018年末(2018年是海南省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年份,下同)增加7.4萬個﹔產業活動單位19.2萬個,增加7.6萬個﹔個體經營戶39.3萬個,增加6.5萬個。按行業分,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數量位居前三位的行業是:批發和零售業3.9萬個﹔租賃和商務服務業3.7萬個﹔建筑業1.8萬個。
資產和營業收入情況方面。從資產看,2023年末,全省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88627.4億元。從營業收入看,2023年,全省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實現營業收入34335.8億元。
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情況方面。2023年末,全省共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法人單位11761個,從業人員78284人。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224.8億元。其中,數字技術應用業企業法人單位8030個,從業人員54220人,營業收入1176.4億元。
新興產業情況方面。2023年末,全省從事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產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139個,從事戰略性新興產業活動的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290個。全省共有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企業法人單位76個,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89.6億元﹔規模以上高技術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322個,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117.4億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