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昌烏坡鎮芽石鋪村林下套種粽葉,實現“一地多收”
小村香粽葉,一年賣出600萬片
2025年05月15日08:01 | 來源:海南日報

原標題:小村香粽葉,一年賣出600萬片
“一天可採摘打包七八千片粽葉,你幫我算一算,一家四口勞動力能收入多少?”5月14日,在屯昌縣小有名氣的“粽葉村”烏坡鎮芽石鋪村,年過五旬的王愛蘭在忙著採摘打包粽葉之時,笑著反問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在緩坡處的橡膠林下,一茬茬與成年人腰身齊高的粽葉長勢蔥郁,葉片尤為寬大。剛吃過午飯,王愛蘭與丈夫、兒子及兒媳又開工了。他們熟練地掐住葉柄“關節”處,反手流暢地一掐就摘好了,按順序疊放,以一沓50片扎成一捆后裝車。
王愛蘭介紹,產自芽石鋪村的粽葉品種為白粽葉,不僅葉片品相好,質地也十分柔韌,即便是多次翻折也幾乎不會“破相”或折斷,頗受市場客商青睞。自2018年以來,王愛蘭一家人在管護好橡膠及檳榔的同時,在林下套種了大約30畝粽葉。“一開始,只是把它當成副業,沒想到行情這麼好。”她介紹,近年來,得益於屯昌黑豬肉粽市場行情走俏,粽葉也跟隨著“吃香”,村裡家家戶戶都在林下擴種粽葉。
屯昌縣餐飲烹飪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平時,產自該村的每片粽葉的收購價為0.1元左右,臨近端午節,已漲至0.12元。王愛蘭粗略算了一下,去年自家採摘銷售粽葉大約30萬片,僅此一項收成就近3萬元。
據悉,芽石鋪村目前共有26戶苗族群眾,多年來,幾乎每家都在林下套種粽葉,少則十余畝,多則三四十畝。據不完全統計,該村每年可採摘銷售大約600萬片粽葉,不僅可滿足屯昌黑豬肉粽企業的需求,還銷往毗鄰的數個市縣。
“每畝每年就施撒幾十斤農家肥或復合肥,成本較低,這一林下套種產業值得推廣。”屯昌縣農技人員介紹,粽葉屬於粗放型作物,適合套種在山林地區林下,一年四季均可採摘,既可改良土壤,又能助農實現“一地多收”。
(責編:吳佔桂、潘惠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