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邁縣金江鎮建構“1+N”農文旅產業發展模式
打造田園生活新地標

光伏板上,太陽能正轉化為清潔電能﹔光伏板下,蔬菜翠綠欲滴,靜待成熟長大﹔農田旁,村中一處建筑將升級改造為咖啡驛站,在金江鎮塘北村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一場由光伏引領的鄉村振興熱潮蓬勃興起。
2023年以來,澄邁縣金江鎮塘北村光伏產業振興項目開始建設,大力發展“綠電”新能源。村集體用活鄉村振興銜接資金建設農光互補項目,投入300萬元,裝機容量682千瓦時,預計年收入30余萬元。
項目的投產帶來可觀的收益,但如何讓好“光景”帶來好前景?
金江鎮決定整合資源,打造“1+N”農文旅產業,走上農文旅學融合發展的路子。其中,1便是塘北村,N包括塘北村自身擁有的多元資源優勢。
“塘北村的資源很多樣,有縣委舊址紀念館、澄邁縣國家安全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場館等文化教育資源,還有農光互補項目、農旅項目、文體活動場所等特色資源,要逐步完善農文旅產業基礎設施,不斷開發疊加農旅資源,可將塘北打造成景區村庄,為農文旅產業奠定基礎。”塘北村駐點組長蔡小莉說。
說干就干。
塘北村先從土地入手,打造稻田農旅基地,撂荒了十幾年的土地,經過盤活,並將其設計和規劃為水稻種植區、玉米迷宮種植區、清廉荷花種植區、七彩水稻種植區等不同的功能分區。
同時,由於塘北村臨近S303省道、文臨高速,交通便利,通過改造村委會閑置辦公樓、日間照料中心,升級成塘北咖啡驛站,為農文旅研學提供室內活動、現代教學、餐飲等一體化服務,綜合打造集教育、休閑體驗於一體的農旅活動基地,並採取“村集體+公司”的合作發展模式,每年村集體除有光伏發電固定分紅保底外,還有咖啡驛站運營、研學活動等收益,多途徑增加村集體收入。
“光有景色還不夠,我們要將美景變為流量,催熱鄉村經濟。”蔡小莉說,通過謀劃三條不同的紅色教育研學路線,豐富游玩場景,打造沉浸式研學體驗。
“第一條路線是紅色遺址探訪路線,學生和家長可在縣委舊址紀念館參觀中共澄邁縣委誕生和瓊崖革命的發展歷程﹔第二條路線是休閑康養路線,沿著村道漫步,欣賞田園風光﹔第三條路線是現代農業與休閑體驗路線,將塘北咖啡驛站和稻田基地連接,在塘北咖啡驛站,學生和家長不僅能體驗咖啡制作的樂趣和參加咖啡品鑒活動,也可在稻田基地內體驗種植樂趣。”蔡小莉回憶說,去年,塘北村率先在全縣組織開展農文旅活動,已承接5期學校游研學及社會招募活動,近250人次,該研學活動反響很大,學生家長都是積極報名。
而看著村中的人氣越聚越旺,今年74歲的村民王澄林高興得合不攏嘴。
“我得知村中要改造時,就想著回村出份力。正好我從事裝修工作,這次回來就給咖啡驛站刮刮膩子。”返鄉年輕人王世保說。
看著眼前接近裝修尾聲的咖啡驛站,塘北村黨支部書記王川葵開口說:“我們的目標是將塘北村打造為澄邁第一個多樣化農旅融合和美鄉村,讓產業興旺、村民富足的美好願景,逐漸成為生動的現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