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享康養、踏浪戲水、遍賞美景、體驗人文……
游海南,“當代徐霞客”邂逅“詩和遠方”

五月十九日,中外游客在三亞南山文化旅游區游玩。
特約記者 陳文武 攝
“太開心了!從4000米的高空跳下來,一秒鐘的緊張之后,就感到非常興奮,從高空鳥瞰了祖國的大好河山。”5月19日,游客韋信定在海南萬寧日月灣體驗了跳傘,興奮的快感令他難忘。
海南和旅游,仿佛是與生俱來的同行者。人們眼中的海南,是旅游勝地﹔產業版圖裡的海南,旅游業是四大支柱產業之一﹔發展藍圖中的海南,旅游是向世界遞出的金色名片……
412年前的5月19日,是“中華游聖”徐霞客《徐霞客游記》首篇《游天台山日記》的開篇之日,這一天也被確定為中國旅游日。徐霞客雖然沒有來到海南,但他那“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的情懷,推動了一批批人來海南追尋“詩和遠方”。
海南的自然旅游資源稟賦無須多言。想靜享康養,去熱帶雨林、溫泉山澗﹔想踏浪戲水,去日月灣、香水灣、后海灣﹔想體驗人文,去騎樓老街、東坡書院、定安故城……海南自然景觀多樣、文化要素多元,吸引了無數“當代徐霞客”,用腳為海南旅游“投票”。
這一“票”,投給更多元的游玩體驗。
在日月灣,游客們體驗過站在沖浪板上踏浪前行的樂趣后,又向天探索,滑翔傘、跳傘等低空旅游項目成為“新寵”。
海南每年可供通航飛行天數達300多天,可飛行日和空中游覽活動時間位居全國之首。“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加上我們的用心運營,明顯感覺到這幾年專程來海南體驗跳傘的游客越來越多。”萬寧神州半島海上跳傘基地店長陳文啟介紹,如今他的店裡每天都有不少游客預約跳傘體驗,日均接待量可達四五十人。
不只是跳傘,近年來,海南大力推動“演藝+旅游”“非遺+旅游”“體育+旅游”等深度融合,為游客構建起豐富多元的旅游場景和業態,還持續推出中國(海南)東坡文化旅游大會、海南國際旅游島歡樂節、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等品牌活動和賽事,形成“月月有活動、季季有賽事”的格局。
有的“回頭客”說:“幾年不來,海南好玩的地方又多了!”
這一“票”,投給更細致入微的貼心服務。
今年“五一”假期,海南旅游被一顆椰子帶火。一位游客在三亞街頭被環衛工人“投喂”椰子,全網感嘆“好暖心”。隨后,三亞全城更是上演“椰子大放送”,讓游客充分感受到海南的暖心服務。
不僅如此,海南各地竭盡全力“寵游客”,讓安心、放心、暖心成為待客之道的“標配”:推出全國首個省級“放心游”平台,讓游客放心消費不“踩坑”﹔推出游客行李寄存服務,幫助游客實現“輕鬆游”﹔開發“酷游海南”小程序及App,官方“電子導游”讓旅行便捷省心又實惠﹔將機關食堂面向游客開放,引得游客紛紛點贊……
與此同時,海南常態化開展旅游市場綜合整治,依法查處嚴懲各類涉旅違法違規行為,為人們追求“詩和遠方”保駕護航。
這一“票”,投給更有內涵的文化觀感。
在剛剛過去的國際博物館日,海南文博圈喜事連連。先是明年第十一屆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的舉辦城市花落海口,再到“千古風流不老東坡——蘇軾主題文物展”入選第22屆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
喜報頻傳的背后,藏著一組數據:2024年海南全省共舉辦各類展覽和社教活動2000多場,全年共接待游客達798萬余人次,創歷史新高。這既是海南文博事業在全國的影響力與日俱增的印証,也是海南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縮影。
走出博物館,在海南各大景點景區,游客也能處處感受到文化的味道、領略到傳統的魅力。如在海口騎樓老街品南洋文化,在儋州東坡書院體驗沉浸式文旅演出《男神東坡》,在東方白查村近距離感受海南本土非遺……海南在深度挖掘歷史文化資源上綿綿用力,為文旅融合發展注入更多文化內涵。
一份亮眼的成績單是海南旅游產業向上向前的最有力証明:
2024年海南全省接待游客9720.78萬人次,同比增長8%,創歷史新高﹔游客總花費突破2000億元大關,達到2040.14億元,同比增長12.5%。2025年前4個月,海南接待游客4090.89萬人次,同比增長6.2%﹔游客總花費904.96億元,同比增長6.6%﹔接待入境過夜游客44.20萬人次,同比增長26.1%。
“游客對美好旅程的向往,就是我們孜孜不懈的追求。”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黨組書記、廳長陳鐵軍說,海南將進一步增強推動旅游業發展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依托獨特資源稟賦和自貿港政策優勢,用更高的要求、更嚴的標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需求,努力推動海南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再上新台階。
412年前徐霞客以筆丈量山河,今海南以山海為畫卷,邀萬千當代“徐霞客”共寫“朝南海而暮椰風”的旅游新章,讓每一次抵達,都是新的出發。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