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三亞市吉陽區織密橋涵安全網 交通升級惠民生

2025年05月21日23:29 |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三亞5月21日電 (熊淑婷)近日,三亞市吉陽區交通運輸局開展轄區漫水涵洞安全隱患消除工作,全力織就居民出行安全網,更規劃建設新橋,以實際行動筑牢民生安全防線。

目前,吉陽區已完成南丁村三羅小組涵洞護欄監控及醒目標示等舉措。中廖村下廖小組下廖橋的建設預計將在近期開工,工期約為三個月。在建設過程中,為保障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將採取多項保障措施。施工期間嚴格控制噪音和粉塵污染,採用先進技術和設備降低影響﹔設置臨時圍欄並加強現場管理,確保施工安全﹔安排專人與居民溝通,及時處理居民反映的問題。

“這些橋涵因服役多年,承重結構已不堪重負,每到台風季,我們都捏著一把汗。”吉陽區交通運輸局林日歷介紹,“主體結構龜裂、支座鬆動等問題頻發,極端天氣下連基本通行都成問題,必須盡快整治。”據了解,兩座橋涵存在荷載不足和抗災能力薄弱等問題,群眾日常出行與生產生活均受到影響。

為啃下這塊“硬骨頭”,吉陽區交通運輸局迅速行動。林日歷介紹道:“我們組建專業團隊,從勘查設計到施工落地,全程採用精細化管理。三個月工期裡,投入數十名技術骨干,嚴把技術關的同時,更嚴格把控每一筆資金流向,確保把錢花在刀刃上。”最終,防護欄、監控系統、警示標識及水位尺等設施如期投用,構筑起立體化安全防線。

在防護設施和警示標識的選擇上,吉陽區交通運輸局設立了嚴格的考量標准。防護設施不僅要堅固耐用,還需設置在易發事故區域或危險邊緣等合理位置,有效阻止未經許可的進入。警示標識則以清晰度與醒目度為關鍵,避免復雜或模糊表述,確保居民能夠迅速理解其含義,且放置位置經過精心規劃,以最大發揮警示作用。

防護設施安裝完成后,專業人員對設施的結構穩定性進行了多次技術驗証,檢查材質強度及連接部位,排除安全隱患。在試運行階段,設施在模擬的極端天氣條件下表現出色,成功經受住了考驗。周邊居民對安裝工作普遍表示滿意,認為這些設施顯著提升了居住區域的安全性與整體居住環境,對設施的外觀、實用性以及帶來的心理安全感給予高度評價。

關於下一步的建設計劃,吉陽區將在中廖村下廖小組下廖橋選址建設一座新橋。該橋選址位於吉陽區中廖村的交通要沖,預計規模將融入現代化交通管理理念,充分考慮交通需求、城市發展與市民體驗等多方面因素,致力於打造安全、便捷、美觀的城市交通新地標。

從隱患整治到未來規劃,吉陽區正以“繡花功夫”織密民生安全網。吉陽區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吉陽區交通運輸局制定了后續跟進和保障措施,將定期對橋梁進行檢查和維護,確保結構安全穩定,及時發現並解決潛在隱患。建立完善應急預案,組建應急隊伍,配備救援設備,以應對突發情況。同時,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作,共同推進橋梁建設和安全隱患消除工作,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出行條件。

(責編:吳佔桂、席秀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