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點評海南省高考語文作文題
以“夢”為題,如何妙筆生花?

每年高考首日,作文題目都是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今年,海南高考語文採用的是全國二卷,圍繞“夢的贈予”設置寫作情境。6月7日,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來自海南中學、海南華僑中學的多名語文老師,邀請他們對今年我省高考語文作文題進行分析點評。
如何解題?
緊扣時代脈搏 注重思辨深度
細讀全國二卷作文題,緊扣一個“夢”字展開,言簡意賅。海南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陳星萍認為,該題目不在審題立意上設置門檻,更注重考查考生的思辨深度,引導考生觀察生活與關心他人,思考個人與時代、社會之間的關聯。
縱觀近三年的海南高考作文題,海南華僑中學高級教師徐永清分析稱,從2023年關注青少年安靜空間,到2024年對未知之境的探索,再到2025年“夢的贈予”,題材均涉及社會熱點、科技前沿、青年成長。今年的作文題目設計延續了去年“分—總”的兩段模式,考生的作文定心點應在於“夢的贈予”。
徐永清表示,從開頭引用的三句古詩中可以看出,夢具有獨特性,包含了對時間的感喟和故土情結,對人生遭際的超越和精神寄托,以及對故國的情懷等,其關聯著人的精神世界的多個層面﹔夢的獨特又在於其個性化,要在生活波折和時代變化中呈現“我們的”感受和期冀。
“此外,考生還應緊扣‘向別人講述’‘用文字記錄’‘以行動實現’等關鍵表述,進一步闡述和論証‘如何追夢’。”徐永清說,在整體把握題目設計后,就需要去深挖“夢”的作用、“夢”的追求,這樣才能為“贈予”的可行性和社會意義的升格做好議論的蓄力。
怎樣答題?
明確寫作觀點 融入新鮮素材
在解析了作文題目后,如何落筆才能寫出佳作?陳星萍表示,考生在寫作前應逐層深入思考3個問題,即“要寫一個什麼樣的夢”“如何將夢贈予他人”“夢的贈予有何意義和價值”。
在寫作技巧上,首先要明確觀點,在開篇就直接表明文章的主旨大意﹔其次要有清晰的思路層次,讓閱卷老師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抓住文章核心﹔再者,要有自己的思考,切忌將他人觀點東拼西湊、一味地堆砌材料。
“此外,如果能靈活運用符合題目要求的新鮮素材,例如引用關於夢的名言詩句,將會為文章增色不少。”陳星萍說,從中也能看出考生的文學素養和日常積累水平。
在徐永清看來,考生拿到作文題后,應有分析材料的耐心和信心,對關鍵字詞逐一闡釋論証。在寫作時,考生需要注意通過“夢的贈予”實現“我們—他人”的聯結,要對我們和他人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刻論述,做到不僅心中有夢,而且心中有他人。
多名語文老師均表示,不同水平的考生結合日常閱讀、歷史感悟、生活體驗或社會議題都能找到寫作的切入點,都有話可說﹔但邏輯清晰、表達真誠、語言流暢的考生會脫穎而出。
海南高考作文題目(全國二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昨夜閑潭夢落花”“我欲因之夢吳越”“鐵馬冰河入夢來”……夢往往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呈現我們的感受和期冀,為我們打開更浩瀚的天空。我們也常常向別人講述自己的夢,用文字記錄自己的夢,以行動實現自己的夢。
如果有一天,我們能夠將夢贈予他人……
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准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