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海為投資者和創業者解除“后顧之憂”,今年已簽約落地12個項目
安商招商政策有力讓企業發展有底

“誰砸瓊海的招牌,我們就砸誰的飯碗!”7月2日,瓊海市政府的會議廳內,一場集結了全市四套班子成員、各職能部門及鄉鎮“一把手”的座談會上,瓊海市委主要負責人的話語擲地有聲,讓前來准備同瓊海市政府簽約項目的企業代表豎起了大拇指。
“高效”“務實”“有服務意識”,是明鑫制藥副總經理牛相彬對瓊海營商環境的評價。他向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介紹,該企業自簽約落地瓊海以來,前期建設非常順利,目前主體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預計明年下半年可竣工投產。
招商必先安商。記者注意到,一場源於工作理念變革的行動正在瓊海推進。“過去我們重招商輕安商,現在強調必須把全方位服務企業放在首位。”瓊海市招商局局長秦蕾介紹,為構建“全生命周期”保障體系,瓊海市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市領導挂帥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柔性執法推行“初犯不罰清單”,人才服務覆蓋子女就學、購房安居……一項項為投資者和創業者解除“后顧之憂”的務實舉措,讓瓊海招商從“政策優惠驅動”向“服務價值驅動”轉變。
不久前,瓊海市出台了《瓊海市進一步加強安商招商工作的通知》,全面踐行“招商必安商,安商是第一”的服務理念,全方位建立“安商護企”矩陣,打造“無事不擾、有事即到”的服務型營商環境。
瓊海市委書記周長強將招商能力拆解為精准鎖定目標、主動謀劃項目、落實要素保障、提升服務能力四把鑰匙,號召全市擰成一股繩,齊心協力謀求高質量發展。“招商是全市的事,從點滴中嗅商機,靠的是‘千方百計、千言萬語、千辛萬苦’的服務意識。”他說。
當天,瓊海市政府與海南華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舉行華彪電動車產業園項目簽約儀式。該項目計劃投資15億元,將建設集研發、生產、銷售、售后於一體的全產業鏈基地,並依托瓊海區位優勢布局東南亞市場,助力海南自貿港新能源產業升級。
“海南自貿港的政策優惠以及瓊海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吸引我們來此落戶投資的主要原因,當地政府貼心的政務服務,也讓我們少走了許多彎路。”簽約代表、彪騎士(贛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資部經理呂慶慧面對眾多記者採訪時,言語間毫不吝惜對瓊海市營商環境的肯定。
記者獲悉,今年以來,瓊海市已簽約落地項目12個,預計總投資約41億元,產業領域涉及醫療健康、綠色低碳與建筑、文化旅游、金融等。一個個項目的落地,不僅是瓊海吸引力的証明,更將為瓊海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