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新政實施5年
銷售2.4億件免稅品 金額逾1958億元

消費者在三亞國際免稅城選購商品。新華社發
海口海關7月4日公布最新數據: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新政策自2020年7月1日實施以來,海關累計監管離島免稅購物金額1958.2億元,購物人數2858.9萬人次,購物件數2.4億件,比新政實施前5年同期分別增長315.3%、123.3%、288.8%。
海南離島免稅產業的發展,得益於海南離島免稅政策重大調整的有力推動。2020年6月29日,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於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的公告》,明確自當年7月1日起,離島旅客每年每人免稅購物額度由3萬元提升至10萬元。這是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政策迎來歷史性重大升級。
這一政策“大禮包”還明確,將離島免稅商品品種由38種增至45種﹔取消單件商品8000元免稅限額規定﹔以額度管理為主,大幅減少單次購買數量限制的商品種類﹔鼓勵適度競爭,具有免稅品經銷資格的經營主體均可平等參與海南離島免稅經營……
為讓消費者暢快“買全球”,免稅店加速上新,最快可實現與國際品牌上新同步。同時,海關監管也在不斷優化提速,確保免稅商品以最快速度從入境口岸到店鋪貨架。
海口海關口岸監管處離島免稅和快件郵件管理科干部黃功介紹,海口海關創新實施“集中+自動”審單模式,實現免稅品“即到即報即審即放”,讓免稅品從倉庫“出得快”。通過無人機配送免稅品實現全國首例海關常態化監管低空運輸應用場景,不斷壓縮免稅品配送時長,讓免稅品在路上“跑得快”。
“商品銷售效率為王,這事關全島免稅店的供給效能。”海口海關所屬馬村港海關監管一科科長劉廣威說,海關探索制度集成創新,率先實施免稅商品“先入區后報關”通關新模式,允許海口綜合保稅區企業先行辦理提貨入區作業,在倉庫內進行理貨和申報,縮短貨物在口岸的停留時間,保障免稅商品“極速通關”。
海南離島免稅最大的倉儲集群在海口綜保區,地處馬村港海關轄區。劉廣威介紹,今年上半年,海口海關在海口綜合保稅區監管免稅品貨值超60億元,699萬件免稅品通過“先進區后報關”實現快速通關。
在免稅商品供給不斷提速的同時,免稅購物體驗也在持續重構。三亞國際免稅城通過開展藝術展陳、時尚大秀等活動,為游客提供多元休閑購物體驗﹔從“買買買”到“游購娛”,海口國際免稅城成為游客旅游打卡的熱門目的地﹔海口美蘭機場免稅店創新推出“免稅盲盒”,精選熱門品類商品,帶給消費者超值驚喜﹔海口日月廣場免稅店與海南省中醫院跨界攜手,創新“健康養生+免稅購物”的特色消費場景……在海南,離島免稅店重構空間運營,激發了“體驗經濟”活力。
當前,全島6家離島免稅經營主體、12家免稅購物商店正加快推進免稅品牌、品種、價格與國際“三同步”,讓越來越多“海外購”變為“海南購”。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曹馬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