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行進中國︱政策“擴區” 企業“增效”

人民網“行進中國”海南調研採訪團
2025年07月06日10:45 |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小字號

一組組特制的導尿管工裝模具在全自動生產線的運送下,經過5次成膜、烘干,形成一根根裸管,再經過安裝球囊等工序,由全自動機器檢驗后完成打包。一箱箱產品整齊擺放在與海關實現聯網監控的倉庫內,等待完成加工增值產品出區申報手續后即可發往國內或國際。

這是人民網2025“行進中國”大型融媒體系列調研行採訪團在位於海口國家高新區內海南維力醫療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維力醫療”)看到的場景。

發往國內也需要海關監管?這是由於維力醫療是海南自由貿易港“一線放開、二線管住”進出口政策擴區試點企業,其產品可享受加工增值超過30%(含)貨物進入內地免征進口關稅政策(即:加工增值30%貨物內銷免關稅政策)。

工作人員正在打包乳膠導尿管產品。人民網記者 符武平攝

工作人員正在打包乳膠導尿管產品。人民網記者 符武平攝

加工增值30%貨物內銷免關稅政策是海南自貿港核心政策之一,《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明確,對鼓勵類產業企業生產的不含進口料件或者含進口料件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加工增值超過30%(含)的貨物,經“二線”進入內地免征進口關稅,照章征收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對原料或成品進口關稅較高的商品,企業可利用此政策有效降低採購成本,提高產品核心競爭力。2021年7月,該政策率先在洋浦保稅港區落地實施﹔同年12月,先后擴展至海口綜合保稅區、海口空港綜合保稅區。后逐步擴大至海南島內的其他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以及13個重點園區,現已擴大至海南自貿港全域試點。

“我們生產的主要產品是一次性使用乳膠導尿管,生產所用的原料以天然乳膠為主,主要來源於東南亞國家。現在車間一天可生產30萬支乳膠導尿管,產品銷往國內3000多家醫院和110個國家及地區,市場佔有率佔行業前列,目前訂單已經排到兩個月后,兩條生產線滿負荷運轉仍供不應求。”在倉庫,維力醫療總經理賀勇慎拿著乳膠導尿管樣品介紹說。

產品產銷兩旺,原料供應要跟得上。賀勇慎說,之前進口不僅耗時較長、程序繁瑣,還要繳納一定的關稅,但隨著海南自貿港最具“含金量”的政策之一——加工增值30%免關稅政策落地擴圍后,讓企業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紅利。

2022年底,維力醫療借助其總部早年在廣州通過AEO認証的經驗做法,以及較為成熟的管理體系,成為海口國家高新區首批獲批加工增值試點資格的園區企業之一,並在2023年1月完成加工增值超30%免關稅貨物順利出區,標志著海南省“一線放開、二線管住”進出口政策擴區醫療器械產業首單在海口完成全閉環落地。

數據顯示,自2023年年初至今,通過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試點,維力醫療累計節省關稅超過300萬元。

已經完成打包的乳膠導尿管產品即將銷往國內3000多家醫院和110個國家及地區。人民網記者符武平攝

已經完成打包的乳膠導尿管產品。人民網記者 符武平攝

“可以說,進口原材料加工增值超30%免關稅政策在給我們減輕負擔的同時,也讓企業有更多的費用投入新品研發。”賀勇慎說,這一政策能夠有效降低公司的生產經營成本,同時將價格優勢向產業鏈下游企業傳導,有利於國內消費者購買到更優惠的醫療產品,也增強了他們扎根海南發展的信心。

目前,維力醫療已成為全球醫用導尿管的重要供應商,年產值已接近2億元,員工人數也從最初的不足10人增長到600余人。當地良好的營商環境也是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增強企業發展信心的重要因素。賀勇慎說,未來將進一步加大新產品的研發和落地,繼續保持30%的增長速度,為海南自貿港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近年來,海南推動一批自貿港關鍵核心政策落地見效。維力醫療便是海南全力推進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擴圍的一個縮影。目前,海南加工增值獲批試點企業122家,內銷貨值90.56億元。其中,海口國家高新區提交加工增值政策試點申請28家,已累計獲批試點企業20家,涵蓋藥品、現代食品、醫療器械、先進制造等生產企業﹔14家完成業務閉環的企業累計加工增值產品“二線”出區1811票,貨值達7.32億元,核銷關稅逾490萬元。

“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是海南自貿港‘含金量’很高的核心政策之一,我們力爭把它用足用好,惠及更多的企業。”海口國家高新區工委副書記陳量子說,未來,高新區將聯合相關部門持續推動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在更大范圍進行試點,同時做好政策扶持,降低企業參與政策試點的成本和門檻,進一步釋放政策紅利,助力自貿港建設。(李學山、符武平、牛良玉)

點擊進入專題

(責編:吳佔桂、潘惠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