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特色勞務品牌賦能“好就業” 激活產業發展新動能

人民網海口7月11日電 (記者孟凡盛)“以前隻懂埋頭種地,參加‘大坡胡椒工’勞務品牌培訓后學會了電商銷售,現在‘帶貨’賬號有一萬‘粉絲’!”在瓊山區大坡鎮胡椒生產基地,農戶蔡銀花一邊用手機錄制“民歌+短視頻”帶貨視頻,一邊向記者分享自己的轉變。如今,她不僅帶動了胡椒銷量攀升,更讓“大坡胡椒”品牌隨著悅耳旋律被更多人知曉。
這是海口勞務品牌建設助力群眾“好就業”的生動縮影。近年來,海口圍繞海南自貿港“3+1”重點產業需求,培育出“大坡胡椒工”“椰島飛手”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勞務品牌,以“一技傍身”促“穩定就業”,形成“培訓一批、就業一批、帶動產業”的良性循環。
錨定產業需求,技能培訓精准“造血”
走進海口技師學院無人機實訓場,“椰島飛手”勞務品牌學員吳英麒正操控四旋翼無人機完成精准起降。“下個月就要去實習,負責植保無人機維護和故障排查,未來想成為飛控工程師!”他眼中的期待,折射出勞務品牌與產業發展的同頻共振。
瞄准低空經濟發展機遇,“椰島飛手”勞務品牌各實訓基地已培訓2000余人,還將與海口技師學院等開展“課程共建+實訓基地+就業對接”校企合作,為自貿港低空經濟輸送人才。而在大坡鎮,“大坡胡椒工”勞務品牌通過系統培訓種植、養護、銷售技能,已讓532名農戶掌握新本領,帶動周邊4000多戶農戶發展胡椒產業。
“我們以產業需求為導向,開展‘定向型’‘訂單型’‘輸出型’‘扶智型’四型培訓。”市人力資源開發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建設實訓基地、組織職業技能等級評定、編制行業標准等舉措,海口正推動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精准匹配,讓技能培訓成為就業“金鑰匙”。
深挖地域特色,品牌建設打出“差異牌”
勞務品牌的生命力,在於“特”字。海口的實踐中,“地域符號”與“產業特色”成為品牌辨識度的核心。
“大坡胡椒工”依托當地胡椒產業基礎,將農戶從“種地人”培養成“新農人”,讓“胡椒香”飄向更廣闊市場﹔“椰島飛手”緊扣海南低空經濟發展風口,以“飛手”技能認証構建專業標簽這些品牌均以“一區一品”“一縣一品”模式,避免“千牌一面”,形成差異化競爭力。
正如“大坡胡椒工”勞務品牌負責人潘莉所說:“從本地資源稟賦出發,把地域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才能讓勞務品牌‘立得住’。”
標准化筑基,讓品牌“叫得響”“走得遠”
勞務品牌要“走得遠”,標准化是關鍵。海口正推動更多勞務品牌制定技能認証與服務流程標准,搭建誠信評價體系,以標准化提升市場認可度。
“椰島飛手”實訓基地通過統一培訓大綱、規范考核流程,確保學員技能達標﹔“大坡胡椒工”則在種植技術、電商銷售等環節形成操作規范,讓“胡椒工”成為品質保証。同時,海口通過策劃主題活動、塑造標杆人物等方式,講好品牌故事——蔡銀花的“民歌帶貨”、吳英麒的“飛手夢”,都讓勞務品牌更具感染力。
從田間地頭的“胡椒工”到藍天之上的“飛手”,海口的勞務品牌正以“特色”為筆、以“技能”為墨,書寫著“好就業”的民生答卷。未來,隨著更多品牌深耕地域特色、筑牢標准化根基,它們將成為推動高質量就業、賦能產業升級的“長效引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