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電力供需已基本實現自我平衡 鄉鎮行政村通電率達100%

人民網海口7月11日電 (記者李學山)7月11日,海南省新聞辦舉行“海南自貿港政策解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四十一個專場——《海南低碳島建設方案》專場,海南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在會上介紹說,隨著全省電力裝機持續增長,海南電力供需已基本實現自我平衡。
近年來,海南提出不再發展煤電,大力發展海上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積極構建“清潔化+多元化”電力供應體系的能源工作思路。截至2025年5月底,海南全省電力裝機約兩千五百萬千瓦,較2018年裝機實現翻番,其中60%以上的新增裝機來自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佔比提高了不止10個百分點,海南電力供需已基本實現自我平衡。同時,我們的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較2018年也提高了近10個百分點,能源消費低碳化程度穩步提高。
與此同時,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加速構建,海南電力基礎設施實現提質升級。目前,海南省正在積極推動全國首個500千伏省域數字電網建設,其中,昌江核電二期接入系統工程已建成投運,為核電機組安全接入及海上風電送出和消納提供有力保障。全省已建成220千伏堅強主網架,實現110千伏及以下電網覆蓋各市縣,鄉鎮和行政村通電率達100%,2024年全省戶均停電小時數5小時,較2020年的12小時減少了7小時,也優於全國平均水平。全省已建成數字電網平台,實現電力數據的全面覆蓋、全面貫通和全面共享。同時,海南正積極構建智慧化調度體系,推進智能調度運行平台建設,搭建海島特色化規模化虛擬電廠,加快打造適應海南自貿港高質量發展的新型電力系統。
在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方面,海南大力發展新興低碳產業,加快“一園兩基地”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建設。目前,相關主機和葉片制造項目已建成投運,電氫氨醇項目正加快布局。支持企業在文昌航天城、洋浦化工園區等園區和社區實施智能微電網和儲能電池等綠色低碳項目。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扎實開展煤電機組改造,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改造任務。
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李璐表示,下一步,海南將立足於國家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要求,對海南清潔能源生產、消費、輸送、保障、創新、管理、合作等方面全面升級,逐步建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體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