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專家齊聚文昌 共同探討海南載人航天技術與健康產業融合發展

人民網文昌7月15日電 (記者李學山)7月15日上午,由人因工程全國重點實驗室、中國人類工效學學會復雜系統人因與工效學分會、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聯合主辦的海南發展航天康養的產業定位及人因工程的發展機遇研討會在文昌舉辦﹔本次研討會旨在積極響應海南省“向天圖強”板塊中關於“航天+康養”產業的發展戰略,充分利用海南的自然稟賦改善人類康復、訓練、醫療水平,並促進人類健康工程的全面發展。
研討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李學山攝
研討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國家生物醫學成像科學中心主任程和平,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主任、教授徐迎慶,青海大學校長、教授史元春,北京理工大學研究員姜國華等專家學者先后介紹了人因工程在康養領域的理論成果和應用成效,並就海南如何借助坐擁兩座航天發射場(文昌航天發射場及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的獨特優勢,發展“航天+康養”產業提出各自的建議。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招商工作專班旅游招商組負責人向與會專家學者介紹了海南發展康養產業的政策優勢和環境優勢。他表示,海南自貿港特殊的稅收制度安排、開放的政策制度及已有的康養服務供給和產業布局都為下一步發展“航天+康養”產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當長征火箭的尾焰劃過椰林碧海,我們不僅見証著中國航天的壯闊征程,更探索著航天科技服務人類健康的美好可能。”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副局長肖琳說,人因工程倡導以人為中心,其實質是讓科技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航天+康養是一條嶄新的產業賽道,將充分結合載人航天人因工程技術,利用海南獨特的自然稟賦,全面提升航天飛行人機安全,讓“航天級健康管理”走進尋常百姓家。
肖琳表示,文昌國際航天城未來將攜手各方力量,持續推動航天科技、醫療、生態與旅居的資源融合,將航天科技的“高精尖”,轉化為守護健康的“暖實惠”,使文昌成為“可仰望星空、可頤養身心”的理想之地,同時也為健康中國注入澎湃的航天動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